承继共犯的成立:肯定说的新生
本文选题:承继共犯肯定说 + 承继共犯否定说 ; 参考:《东方法学》2015年05期
【摘要】:承继共犯的成立问题主要是聚焦于承继共同正犯予以讨论的。在日本,承继共犯的成立问题存在承继共犯肯定说、承继共犯否定说与承继共犯中间说的分歧,而在我国当下则主要是承继共犯肯定说与承继共犯中间说的分歧。承继共犯否定说得到国内个别学者的极力推崇。承继共犯否定说的主要立论依据是"因果责任论"和"责任主义",但其却在各种行为类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暴露出承继共犯否定说"自相矛盾"的同时,集中地说明着该说所犯的无视共同犯罪事实的"分割评价"错误,从而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均衡原则,以至于走向"责任主义"的反面。承继共犯肯定说完全可以在直面和恰当把握"因果性"问题和"责任主义"包括"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中,通过妥善地解决承继共犯包括承继共同正犯所对应的实践问题而获得"新生"。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succession accomplice mainly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succession accomplice.In Japa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inheritance accomplice affirmation, the negation of succession accomplice and the succession accomplice, but in our country, it is main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firmation of inheriting accomplice and the theory of succession accomplice.The negation of inheriting accomplice can be highly respected by individual scholars in China.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negation of accomplice is "causality liability theory" and "responsibility doctrine",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ll kinds of behavior types.These problems, while exposing the "self-contradiction" of the negation theory of inheriting accomplices,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me time, concentrate on explaining the "split evaluation" errors which ignore the facts of common crimes committed by the theory, thus violating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of a crime and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between the punishment and the crime.Towards the opposite of "responsibility doctrine".Succession accomplice is certain that it is perfectly possible to face and properly grasp the issue of "causality" and "responsibilism", including the principle of "partial implementation of full responsibility",A new life can be obtained by properly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inheriting accomplices, including inheriting joint principal offenders.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2 侯国云;;论继承性共犯[J];政法论坛;2006年03期
3 张明楷;;事后抢劫的共犯[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4 童德华;正犯的基本问题[J];中国法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长生;彭新林;;前科消灭的性质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何承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再探讨——基于立法例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李凌;;结合犯替代包容犯与转化犯的立法可能性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付晓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付强;;论犯罪特征之间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熊姝丹;;浅析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完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任国华;;土地执法管理中村民自治组织单位犯罪主体探讨[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王平;;刑罚轻重的根据——兼论“严打”[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于阜民;;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于阜民;夏弋舒;;犯罪现象的概念和特征——再论犯罪学独立的研究对象[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于阜民;;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于阜民;郭永智;;构建犯罪现象范畴——再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余家恺;组织犯的诠释基础与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媛媛;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金懿;论刑法中的错误与共同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1740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74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