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反思与前瞻:环境犯罪的立法理念研究
本文选题:环境犯罪 + 立法理念 ; 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环境犯罪的立法理念可以引领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意义重大。长期以来,贬斥立法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赞同引入"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环境本位价值"的声音不绝于耳。有观点认为,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订为"污染环境罪"的举措,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失败。事实上,"污染环境罪"的立法不能说明"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价值,学界长期以来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偏差。环境犯罪立法理念及相关研究无需附会天生浪漫的环境伦理学说,而是应先从刑法学内部"挖潜增效"。而在刑法学之外,我们可以借鉴环境政治学中具有实践意义的合理观点。
[Abstract]:The legislative idea of environmental crime can lead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legal practic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en repudiating the "anthropocentrism" in legislation and endorsing the introduction of "non-anthropocentrism" or "environmental standard value".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mendment (8) of the Criminal Law revised the crime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into "pollution crime", which reflects the failure of "anthropocentrism".In fact, the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rime" can not explain the insignificance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there is a big deviation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nthropocentrism" in academic circles for a long time.The legislative idea of environmental crime and related research should not be attached to the natural romantic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but should first "tap potential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from within criminal law.In addition to criminal law,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rational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wit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3;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固;;环保与法治,何以平衡?——环境判例的另类解读[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赵星;安然;杨修庚;;论环境刑法正当性的基础——兼论环境刑法与现代环境伦理的关系[J];法学杂志;2010年12期
3 陈兴良;立法理念论[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4 王建辉;;论两种“生态文明”之殊异——岩佐茂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王勇;;环境犯罪立法:理念转换与趋势前瞻[J];当代法学;2014年03期
6 李富君;;重返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世洲;现代刑罚目的理论与中国的选择[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8 巩固;;环境法律观检讨[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9 陈洪玉;;探寻我国环境刑法的伦理支点[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高其才;;现代立法理念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欣;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症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吕明;;制度、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对法治“本土资源论”的一种补充[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许洁;;中国法制现代化范式的消解和建构——从中西法律价值观的比较维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李龙强;李桂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创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刘建生;肖丽群;刘晓露;王泽华;;基于土地伦理的土地政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关秀献;;我国土地征收立法理念的反思与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初稿)[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3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张文刚;;“城市”和“乡村”:于坚诗歌的生态寓意[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5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6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7 田肇树;陈海宏;;生态文明建设的刑法保障[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董正爱;;小康社会视阈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媛媛;;食用野生动物立法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田肇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刑法应对[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6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茗;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士梅;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的立法建议[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2 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3 薛瑞麟;嬗变中的俄罗斯犯罪客体[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4 王世洲;德国环境刑法中污染概念的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5 许章润;说法 活法 立法[J];比较法研究;1997年02期
6 许章润;天意 人意 法意[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7 梅献忠;;环境问题与民法的生态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8 巩固;;环保与法治,何以平衡?——环境判例的另类解读[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王力生;牛广义;;环境犯罪及其立法的完善[J];当代法学;1991年03期
10 谷德近;代际环境权的宪法保障[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晓莉;生态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能全;刑事诉讼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周长玲;专利法生态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姜俊山;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振辉;论法人的环境犯罪[J];环境保护;1998年04期
2 孙健,李晓静,刘宇同;环境犯罪刑事立法刍议[J];北方环境;1998年04期
3 洪蔚;日警察厅加强制止环境犯罪[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10期
4 刘功;日警察厅加强制止环境犯罪[J];福建环境;2000年06期
5 张素英;由“美国对付环境犯罪”想开去[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年02期
6 张洪君,王臣申;论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万立雪;;我国环境犯罪的宏观原因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03期
8 谢治东;;环境犯罪的惩治与传统刑事归责原则的创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11期
9 王灿发;;2007:环境保护与法治[J];法制资讯;2008年01期
10 吕汇;蔡雪冰;;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现代化[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平;王文一;;论跨国环境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唐士梅;;环境犯罪中严格责任的适用[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3 王俊梅;;环境犯罪[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焦艳鹏;;环境犯罪概念的再定义——兼论环境犯罪法律关系的构建基点[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卫平;;欧盟国家环境犯罪与行政法之相关性理论探析——兼评德国刑法典中关于环境犯罪之规定[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6 牛建平;张爱军;;试论环境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兼论环境犯罪的国家责任[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7 何立国;;对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余俊;;西部开发中危害环境罪的适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9 田肇树;;强化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田肇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刑法应对[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明;惩治环境犯罪 一个紧迫呼唤[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南通市检察院 黄凯东邋如皋市检察院 陈宏;环境犯罪若干问题研究[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刘力敏;河北明确环境犯罪案件移送标准[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郄建荣;打击环境犯罪 司法为何使不上劲[N];法制日报;2008年
5 泰兴市检察院 赵盼;浅析环境犯罪中的严格责任[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李荣想 许家华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生态环境犯罪量刑规范化应完善三个内容[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7 李荣想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院长 梁日东;审理环境犯罪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赵阳;渎职贪腐成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保护伞[N];法制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打击环境犯罪的强大武器[N];中国环境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张海霞;“两法”衔接合力惩治危害生态环境犯罪[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俊山;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侯艳芳;环境犯罪构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秋丽;环境犯罪的危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程武;单位环境犯罪的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磊;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张大孟;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李静;我国环境犯罪的立法现状及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6 赵丽葳;环境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孙宇;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的立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嘉维;论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完善[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卢清叶;环境犯罪中严格责任适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张慧聪;论环境犯罪[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0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77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