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诽谤罪事实的界定——以洪道德诉陈光武诽谤罪案为例
本文选题:事实 + 判断 ; 参考:《人民论坛》2015年29期
【摘要】:"事实"与"判断"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由于名誉更多的是基于社会文化而存在的,因而有关诽谤罪的"事实"的界限并不明显,同样的言论的内容,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来说,会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结果;诽谤罪的核心是"事实",而非价值判断,有再多的价值判断,没有"事实"的描述,是不能作为诽谤罪认定的。
[Abstract]:"fact" and "judgment" are two closely related concepts. Because reputation is more based on social culture, so the boundaries of "facts" of libel are not obvious, the content of the same speech, for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there will be completely different results; The core of libel is "fact", not value judgment, there is more value judgment, there is no description of "fact", it can not be regarded as libel.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法学院;江南大学行政法治研究中心;
【基金】: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青年项目“网络社会公民名誉权的刑事法律保护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USRP11573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丽;;解读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盗窃刑事案件要宽严相济、规范审判——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事司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洪道德[J];21世纪;2013年06期
2 张蓉;;赌球量刑应大幅提高——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洪道德[J];中国体育(中英文版);2007年07期
3 杨晓;;健全警察开枪评估与豁免机制[J];工会信息;2014年20期
4 洪道德;;特赦会不会来?[J];政府法制;2009年21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罗容海;单列虐童罪可更好保护幼童权益[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胡雅君;法律界呼吁:铁道部回避 人大入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南方周末记者 黄秀丽;为什么废除这十三个死罪[N];南方周末;2011年
4 记者 吴晓杰;检察机关依法介入“艾滋女”事件[N];检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余虎 张军兴;李庄案不具有“里程碑”意义[N];重庆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翟兰云;“正在接受警方调查”不是法律概念[N];检察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马竞;河北王朝涉嫌抢劫一案庭审详情披露[N];法制日报;2011年
8 早报首席评论员 沈彬;“厦大诱奸门”职权性侵的法治短板[N];东方早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黄秀丽 实习生 马小莉;第四次“严打”:能像过去一样打吗?[N];南方周末;2010年
10 毛磊;手机偷拍 触动法律软肋[N];天津政法报;2005年
,本文编号:1879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87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