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为无价值的价值——基于《行为无价值论批判》解释的展开
本文选题:行为无价值 + 结果无价值 ; 参考:《现代法学》2016年03期
【摘要】:结果无价值对行为无价值有诸多批评,在学派之争的基础上,行为无价值发展茁壮。行为无价值逻辑上能够自满,着眼未来法益和国民行为的规范引导,合理区分不能犯和未遂犯。结果无价值在被害人同意问题上不能贯彻到底。在排除违法事由的偶然防卫上得出无罪的结论,对主观违法要素考察不周延。法益的概念同样具有模糊性,只是经验性的后天裁判工具,不具有规范的先验自在性,因此不能单独成为违法的判断基准。规范是法益侵害处罚的基础。从规范义务的角度能对特殊案件进行目的理性的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不考虑行为人主观情事的物的违法论扩大了违法范围,不利于保障人权。从刑法哲学和政治学考虑,我国现行国情不宜实施结果无价值。
[Abstract]:Results there are a lot of criticisms on behavior without value. On the basis of school argument, behavior has developed healthily. Behavior without value logically can be complacent, focusing on the future legal interests and national behavior norms guide, reasonable distinction between non-criminal and attempted crime.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of victim consent cannot be carried out without value. The conclusion of acquittal is drawn on the accidental defense of excluding illegal cause,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subjective illegal elements is not comprehensive. The concept of legal interest is also fuzzy, it is only an empirical judgment tool, and not a standard priori freedom, so it can not be a criterion of illegal judgment alone. The norm is the foundation of law interest infringement punish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ormative obligation,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objective rationality can be substantially explained in a special case, and the illegality of the object which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subjective situation of the perpetrator expands the scope of violatio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Considering from the philosophy of criminal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ults without valu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琦;;论法益之“益”[J];刑法论丛;2008年03期
2 李岩;;民事法益与权利、利益的转化关系[J];社科纵横;2008年03期
3 董兴佩;;法益:法律的中心问题[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4 李岩;;民事法益的界定[J];当代法学;2008年03期
5 刘芝祥;;法益概念辨识[J];政法论坛;2008年04期
6 孟罡;;浅析权利与法益[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7 舒洪水;张晶;;近现代法益理论的发展及其功能化解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9期
8 王拓;;法益理论的危机与出路[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党莉;;法益概念及特征问题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可;;法益衡量的方法论构造——一项对被忽视或混淆之问题的微观研究[J];法律方法;201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许建兵;薛忠勋;;论“民事法益”的司法救济及其限度——基于法益、权利的二元关系维度[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2 焦艳鹏;戚道孟;;论核心生态法益及其刑事保护[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王亚楠;;受贿行为侵害法益之新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蒋兰香;周训芳;;从传统法益到生态法益——20世纪各国环境刑法法益保护观的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 邵栋豪;走进社会法益保护的新时代[N];检察日报;2011年
2 张继青;权利边缘上的“法益”也需保护[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周军邋胡渝;共同犯罪定性应引入“法益衡量”理念[N];检察日报;2007年
4 刘继峰;反垄断法的法益结构[N];国际商报;2010年
5 辽宁大学法学院 李岩;法益:权利之外的新视域[N];光明日报;2008年
6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徐清;驾车“碰瓷”:侵犯法益有差异[N];检察日报;2009年
7 田甘霖;滥伐林木罪的法益分析[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西南政法大学 邵栋豪;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修法方向[N];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检察院 苏建召;财产罪法益范围应作宽泛理解[N];检察日报;2010年
10 刘海红;连续伤害多人构成同种数罪[N];检察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岩;民事法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翔;法益浅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覃斌武;法益范畴的法理学改造[D];湘潭大学;2007年
3 刘韩;侵权法上的法益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杨世平;刑法中被害人危险接受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黄劲;预备犯处罚的立法完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6 杨新鹏;论未成年人性权利的刑法保护[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帅;法益功能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洪珂珂;刑法法益功能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Ren Bo;[D];西南科技大学;2012年
10 田华;民事法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8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96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