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量刑指南:德国量刑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本文选题:刑事制裁体系 + 量刑原则 ; 参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为了克服量刑偏差和量刑失衡问题,英美国家和我国都建立了量刑指南制度,但在德国却不存在与此类似的制度。德国的刑事制裁体系为法官预留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主要体现在法定刑的范围比较宽泛,保安监禁的期限也不太确定。虽然《德国刑法典》规定了量刑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非常抽象。幅的理论试图将刑法典规定的量刑原则具体化,但仍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德国的量刑制度似乎潜藏着严苛和失衡的巨大风险。但是,最近40多年德国量刑实务表明,其并未陷入量刑严苛或量刑不均的泥沼,而是呈现出明显的量刑轻缓化和量刑均衡化。这种量刑轻缓化和均衡化的现象,主要得益于德国的历史传统和政治结构、司法与政治的适度分离、司法机关内部的量刑机制、上诉法院的量刑审查以及保安监禁的安全阀功能。德国的经验说明,即使在没有量刑指南的情况下,量刑轻缓与量刑均衡仍然是可以实现的。我国量刑规范化的实现,除了需要完善量刑指南和量刑程序以外,还应当像德国那样重视支撑量刑体系的制度环境。
[Abstrac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sentencing bias and unbalance of sentencing, British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nd China have established sentencing guidelines system, but there is no similar system in Germany. The criminal sanction system in Germany has reserved greater discretion for judges,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broad scope of statutory punishment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erm of security imprisonment. Although the German Penal Code provid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entencing, but this principle is very abstract. The theory attempts to concretize the principle of sentencing stipulated in the Criminal Code, but it is still not operable. As a result, Germany's sentencing system seems to have a huge risk of rigour and imbalance.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sentencing in Germany over the past 40 years shows that it is not in the mire of severe or uneven sentencing, but shows obvious penalty mitigation and balance. This phenomenon of light and balanced sentencing is mainly due to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of Germany, the moderat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judiciary and politics, and the sentencing mechanism within the judicial organs. Sentencing review by the Court of Appeal and the safety valve function of security custody. Germany's experience shows that even without sentencing guidelines, a balance between mitigation and sentencing can be achieved. In addition to perfecting sentencing guidelines and sentencing procedures, the realization of sentencing standardiza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supporting sentencing system as German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51.6;D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邓文莉;;罚金刑的地位及配置范围之探讨[J];法学杂志;2008年05期
2 熊秋红;;中国量刑改革:理论、规范与经验[J];法学家;2011年05期
3 樊文;;犯罪控制的惩罚主义及其效果[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4 江溯;;从形式主义的刑罚概念到实质主义的刑罚概念——评欧洲人权法院2009年M诉德国案判决[J];时代法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贾爱英;关于单位犯罪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蒋兰香;;刑事违法抑或行政违法——一起非法采伐枯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理性反思[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梁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若干问题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张吟梅;;浅议我国刑法中的洗钱罪[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5 袁远;;论贿赂犯罪对象的本质和表现形式——以罪刑法定原则和客观解释论为核心展开[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侯丽君;张光君;;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形式之辨[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陈炜;周园;;论量刑情节的根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段志凌;王伟奇;;辩护权与公诉权在刑事诉讼中的互动关系[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丁旭;;刑法第388条的思考——写在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后[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周毅,李智慧;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构成要件[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亚凝;陆简;;前科制度的量刑化和区别化设计-----以法经济学的视角[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鲍蓝天;;探析复合罪过形式[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3 任国华;;土地执法管理中村民自治组织单位犯罪主体探讨[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宋云苍;;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分设——无罪辩护案件律师量刑辩护尴尬处境的唯一出路[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健玮;;量刑证据规则研究[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王松鹤;余滢;;被忽视的证据:刑事审判中独立量刑证据制度的缺失与构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孔凡松;;论“醉酒驾驶”的规范化量刑——基于Z市法院112份危险驾驶罪判决书的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师索;;何以自反:犯罪控制的结构性风险[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炜;量刑情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俊平;犯罪集团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6 周厚兴;土地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远;金融诈骗罪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8 杜文俊;单位犯罪人格刑事责任的构建与论证[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广进;论刑事责任的根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杜澎;环境刑法的基本原理[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晨超;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易伟军;同案犯罪中的另案处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冷勇;侵入他人账户买卖股票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09年
6 林丽华;危险驾驶的刑事责任[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吕静;我国死刑量刑程序独立性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心;论我国商标刑事立法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郑济慈;盗窃罪量刑实务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洁;;罚金刑应上升为主刑论[J];当代法学;1989年03期
2 邓又天 ,邓修明;略论罚金刑的地位及其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3 周洪波;;证明标准视野中的证据相关性——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比较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周洪波;;修正的事实说: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概念新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杨志斌;;英美量刑模式的借鉴与我国量刑制度的完善[J];法律适用;2006年11期
6 舒洪水;;建立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困境和出路——以刑事案例为例[J];法学杂志;2012年01期
7 虞平;;量刑与刑的量化——兼论“电脑量刑”[J];法学家;2007年02期
8 周洪波;;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证明方法与程序[J];法学家;2010年05期
9 陈建明;钱晓峰;;论圆桌审判在少年刑事审判中的运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6期
10 马立骥;;在押罪犯性问题调查与教育改造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N];检察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徐日丹;[N];检察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明耀 通讯员 朱亚峰 何伟;[N];检察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黎虹;[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晨;评美国近期关于数字版权侵权的刑事制裁立法[J];法学论坛;2001年01期
2 詹启智;;刑事制裁与民事保护并举——辞海编辑委员会等依法维权胜诉的启示[J];科技与出版;2007年10期
3 ;政策信息[J];中国信息界;2004年24期
4 钱蘅;;法律对道德的两种效应[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2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海建;多国对网络造谣实施刑事制裁[N];人民代表报;2013年
2 颜梅生;网络造谣:难逃刑事制裁[N];广西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2015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01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