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死刑的限制适用

发布时间:2018-07-08 09:24

  本文选题:死刑限制 + 证据标准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伴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死刑制度的适用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死刑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热点的讨论问题,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很早提出了废除死刑的建议,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出于我们的国情,我们不能取消死刑,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也都还有死刑制度。但是,我们将用制度来保证死刑判决的慎重和公正。”1这一回答标志了目前我国在死刑存废问题上的盖棺定论。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即使死刑的存在是无奈之举,死刑在我国暂时也还不能废除并且将存在一定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得驻足观望,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死刑的适用制度,从点到面慢慢对死刑的适用加以限制。《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减少死刑的适用及完善死刑认定的证据等,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政府在死刑制度上的作为与决心。我国应该立足于国情,看到当前死刑适用制度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深入地对死刑适用进行改革,在审判实践中完善死刑限制适用制度。故而笔者在这个背景下取题——《论死刑的限制适用》。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死刑限制适用的概念,以及死刑限制适用在世界潮流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对有关国际组织文件对死刑限制适用的规定进行简要陈述,得出废除死刑制度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继而对比我国当前死刑适用的标准以及死刑限制适用的规定进行了评析,得出死刑限制适用是我国理论界以及司法界共同奋斗的目标,进而为笔者展开论述本文的课题埋下伏笔。 第二章,主要从我国的刑罚目的、人道性理论方面论述死刑限制适用的必要性,以及从政治、经济、和群众基础三个层面对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为满足社会转型对死刑制度的需要,在审判实践中限制适用死刑是一种相对合理的选择,即保持了死刑特有的威慑性,也符合我国“少杀、慎杀”的宽严相济政策。 第三章笔者在这一章节从死刑适用的罪名,范围、对象、司法程序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立法对于死刑限制适用的规定,并着重对《刑法修正案(八)》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指出修正案对死刑罪名进行了削减,以及对死刑限制适用方面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人文性,并且与废除死刑的国际趋势慢慢接轨,这为我国在未来实现废除死刑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章,笔者对死刑制度的限制适用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在死刑制度废除与否的十字路口上,我国明确了不会一蹴而就废除死刑制度这一基调,而是选择对于死刑制度不断限制适用,但是,我国的法治仍不是非常的完善。因此,在当前,我国审判实践对于死刑制度的限制适用难免会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部分死刑案件证据不严谨,民意对死刑案件影响过大等,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继而笔者对于当前对适用死刑比较多的几个罪名进行了评析,指出要实现要对死刑制度的限制适用,就必须在审判实践中队适用死刑制度较多的“大户”罪名进行限制,进而才能实现不断限制适用死刑制度的目标。 第五章笔者针对前文所论述的在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完善死刑限制的建议。通过完善死刑限制适用的标准、提高死刑案件证据的认定标准以及着重论述了如何通过我国特有的死缓制度来达到死刑限制适用的目的,同时在审判环节上转变刑事法官的“重刑”理念、积极进行民意引导以及完善监督机制 结论:笔者再次重申本文的观点,在当前我国不具备废除死刑条件的前提下,在审判实践中严格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急需拿出一套完善的死刑相关配套措施来对死刑适用加以限制,笔者在本文中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我国在审判实践中该如何完善死刑限制的适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笔者渴望看到我国的死刑限制适用制度得到不断完善,甚至在将来得以废除死刑。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system has also experienced a long and complex development process . The ques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China ' s theoretical circle .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o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world trend . The article makes a brief statement on the provisions applicable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documents , and concludes that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system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restric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from three aspects of political , economic and mass foundation ,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the trial practice is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choic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ystem of death penalty .

In chapter 3 ,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hina ' s legislation on the restriction of death penalty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crimes , scope , object and judicial procedure applicable to the death penalty in this chapter , and puts emphasis on the seriou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amendment to the death penalty . It points out that the amendment has made a more explicit stipulation on the death penal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 which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our country ' s goal of realizing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the future .

In the fourth chapter , the author makes a study on the restric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 s trial practice . At the crossroads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system , it is clear tha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system is not perfect .

In the fifth chapter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erfecting the restriction of death penalty by perfecting the standard of the restriction of death penalty , improving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the evidence of death penalty cases , and emphasizing on how to adopt the special death penal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to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 At the same time , we should change the concept of " heavy penalty " of the criminal judge in the trial link , actively carry out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perfect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

Conclusion : The author reiterates the view that in our country , it is urgent to restrict and reduce the application of death penalty strictly . In our country , it is urgent to limit and redu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our country . In this article , we have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about how to perfect the restriction of death penalty in the practice of trial .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4.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文兵;;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黄冬云;唐代职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李福定;司家龙;;唐代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王立志;;法治语境下中国死刑问题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王少芳;;试论唐代妾与家庭成员的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潘丽霞;;宋代秘密宗教治理背后的法律调整[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陆离;;俄、法所藏敦煌文献中一件归义军时期土地纠纷案卷残卷浅识——对Дх.02264、Дх.08786与P.4974号文书的缀合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何柏生;;理性的数学化与法律的理性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5 冯卓慧;;从“耳后大秦珠”到《唐律疏议》——罗马法对唐代契约法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6 林美希;;唐前期的北衙禁军研究——从宫廷政变、闲厩与其关系的角度[A];历史学的省思与展望——第三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张小娟;翟华强;金世元;;浅析中药调剂发展的学术源流[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陈婧雅;;论隋代百戏由衰到盛的转变[A];唐史论丛(第十七辑)[C];2014年

9 赵振华;;谈武周苑嘉宾墓志与告身——以新见石刻材料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七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8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洪晓;试论死刑不引渡原则[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斐轶;浅论在我国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守义;唐代复仇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7 任媛媛;我国死刑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潘晓凡;唐宋福建佛教发展演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丽;宋代商人经济犯罪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6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106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2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