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的刑法应对——从个案样本切入

发布时间:2018-10-05 08:47
【摘要】:移动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同时,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新型疑难个案频发,对这些典型样本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相关法律的完善方向。从行为对象的保护范围看,应将移动智能终端纳入立法序列,扩容网络安全保护界限以换代升级。目前立法确立的危害行为类型具有不完整性和散乱性,应当借鉴域外立法和国际经验,丰富和拓展网络危害行为的类型,促进罪名体系的再整合。随着互联网空间日益独立化,移动智能终端同时成为犯罪手段、犯罪对象和独立法益空间,独立法益空间值得立法单独予以保护。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s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Internet.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urity problems of mobile Internet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Can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laws. From the view of the protection range of behavior object,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legislative sequence, and the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limit should be expanded to upgrade. The types of harmful acts established by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are incomplete and disorderly.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enrich and expand the types of network harm behavior, and promote the reintegration of the charge system. With the increasing independence of Internet space,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s become a means of cr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object of crime and independent legal interest space, independent legal interest space is worth to be protected by legislation alone.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浩;于志刚;;论制作、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罪[J];法学家;1997年05期

2 周文;欧洲委员会控制网络犯罪公约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3 于志刚;;网络“空间化”的时代演变与刑法对策[J];法学评论;2015年02期

4 张智辉;;试论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周光权;;《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若干争议问题[J];法学杂志;2015年05期

6 皮勇;;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研究——兼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J];河北法学;2009年06期

7 黄太云;;《刑法修正案(七)》解读[J];人民检察;2009年06期

8 皮勇;;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解u&u&;王孔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探析——《网络犯罪公约》与我国立法之比较[J];人民司法;2014年01期

10 赵秉志,于志刚;论计算机犯罪的定义[J];现代法学;199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志刚;[N];法制日报;2012年

2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N];北京商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刘子阳;[N];法制日报;2014年

4 孙道萃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N];检察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娟;论经济活动中计算机财产犯罪的被害人原因及对策[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卜安淳;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控[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刘守芬,孙晓芳;论网络犯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高德胜;;论信息域的聚众性犯罪形态[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5 张峰;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李军;陈敏;;网络犯罪的类型、特点及其防控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7 卢尧;;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含义的法律视角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陈芬;网络技术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关怀[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林安民;;论电子证据的立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管华丽;;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之我见[J];才智;2010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发;;论刑事司法一体化对我国网络犯罪惩治的影响——以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李欣;;网络犯罪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3 李伟;;关于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第十届公安理论研讨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课题论文集[C];2008年

4 乔智;;计算机证据取证之探究[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党新筌;潘宏斌;;计算机违法犯罪立法[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屠文华;;检察机关对计算机犯罪电子证据审查的几点思考[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唐俊;;打击计算机犯罪几点思考[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8 孙波;;论打击网络虚拟财产盗窃[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9 冯果;;由封闭走向公开——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10 刘广三;杨希泽;;论计算机“黑客”犯罪及其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郭晶;刑事领域中行政犯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高德胜;信息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春元;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秦新承;支付方式的演进对诈骗犯罪的影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王光文;论我国视频网站版权侵权案件频发的原因与应对[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羽;受贿罪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威赞;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振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文聪;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鲜涛;计算机犯罪立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陈宇春;网络犯罪类型和刑法规制完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峰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程新;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行为及防范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唐河林;我国电子证据立法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建中;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组织、领导者的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程序;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若干问题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万怀;卢恒飞;;刑法应当理性应对网络谣言——对网络造谣司法解释的实证评估[J];法学;2013年11期

2 于志刚;;“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J];法学;2013年10期

3 于志刚;;网络、网络犯罪的演变与司法解释的关注方向[J];法律适用;2013年11期

4 谭貌;陈义;涂杰;;软件版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01期

5 皮勇;;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曹伟;;论数字经济时代的软件版权保护技术[J];特区经济;2007年08期

7 赵秉志 ,于志刚;计算机犯罪对相关法律的冲击及理论回应[J];信息网络安全;2004年03期

8 汤啸天;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与隐私权保护[J];政法论坛;2000年01期

9 于志刚;;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法条竞合理论的一种解释[J];政法论坛;2008年06期

10 杨晖;马宁;;技术保护措施的新坐标——解读我国首例软件捆绑销售案[J];知识产权;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t,

本文编号:2252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252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