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教唆犯从属性说”之批判——兼论相对意义上的“教唆犯独立性说”之提倡

发布时间:2018-10-08 12:58
【摘要】:晚近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在探讨教唆犯的属性问题时,"教唆犯从属性说"被得以推崇。然而,总揽其相关论述,推崇"教唆犯从属性说"的理由并不充分。该说没有契合于法益保护的基本立场,也没有合理限定教唆犯的处罚范围,也无法充分获得我国《刑法》的支撑。在应然层面上,相对意义上的"教唆犯独立性说"值得提倡,仅对"重大犯罪"予以教唆的行为方能认定为犯罪。在这方面,该说不仅符合刑法学上法益原理,还符合当前国际社会所奉行的"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而且能够获得实证法的支持,并与我国其他的刑法规定具有契合性。
[Abstract]:Recently, the theory of accessory attribute of abettor has been respected when the criminal law circles in our country discuss the attribute of abettor. However, the reasons for advocating the theory of abettor's accomplice are not sufficient. The theory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basic position of legal interest protection, nor does it reasonably limit the scope of punishment of abettor, nor can it be fully supported by the Criminal Law of our country. At the level of necessity, the theory of "abettor's independence" in relative sense is worth advocating, and only those who instigate "serious crime" can be regarded as a crime. In this respect, the theory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legal interests in criminal law, but also with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light heavy" criminal policy, and can be supported by the positive law, and with the other criminal law provisions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体法律关系视野下的交通安全的刑法规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4BFX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邓文莉;;“两极化”刑事政策下的刑罚制度改革设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郭泽强;我国刑法中主观主义地位的界定——兼与张明楷教授、周光权博士商榷[J];法学;2005年05期

3 钱叶六;;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J];法学;2012年11期

4 张明楷;新刑法与客观主义[J];法学研究;1997年06期

5 杨金彪;;刑法共犯规定对共犯从属性说的贯彻[J];法学论坛;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王洪坤;;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刑法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8 龚红卫;;嫖宿幼女罪应重新置于强奸罪条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袁二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盗窃罪司法解释[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刘学峰;;论不能犯的判断[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苏明月;;不同平台上的不同“犯罪”——刑法中的、刑法学上的、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秀玲;;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游伟;谢锡美;;法治视野下的“严打”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靳高风;;刑事学的学科构建刍议——关于研究犯罪现象的学科的建设问题[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王牧;;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10 于世忠;房绪兴;;刑事法治论域中的刑法目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汪菁菁;破坏监管秩序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婧;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宋晓龙;论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D];湘潭大学;2009年

10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J];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2 刘明祥;;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并非以既遂为模式[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3 苏彩霞;危险犯及其相关概念之辨析——兼评刑法分则第116条与第119条第1款之关系[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4 张慎佑,朱亚琴;关于完善我国缓刑考验制度的法律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5年05期

5 张伟;对单独教唆犯刑事可罚性的质疑[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李洁;论中国罚金刑的改革方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7 刘守芬,王琪,叶慧娟;社区矫正立法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彭泽君,王新喜;用谦抑性原则检讨我国刑法对教唆未遂的处罚规定[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齐文远,周详;对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反思——兼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10 梁根林,张文;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的理性思考[J];法学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兵;;最小从属性说与极端从属性说批判——兼质疑王昭武先生倡导的最小从属性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李洁;谭X;;论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内涵[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姚万勤;;我国共犯限制从属性之提倡[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张开骏;;共犯从属性理论的体系建构[J];清华法学;2013年06期

5 张明楷;;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之否定[J];中国检察官;2010年23期

6 胡光;;共犯属性的思考——共犯限制从属性的导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开骏;;共犯从属性理论的贯彻与应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8期

8 安柯颖;;论生态刑法的从属性原则[J];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9 钱叶六;;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J];法学;2012年11期

10 阎二鹏;;从属性观念下共犯形态论之阶层考察——兼议构成要件符合形态论之提倡[J];法学论坛;201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河北省卢龙县人民检察院 胡建伟;以具有从属性来认定刑法中的“劳动者”[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桂真;论我国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的理性构建[D];山东大学;2013年

2 常雪峰;刑法第29条第2款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3 欧阳玮;论教唆犯的性质[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6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256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