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量刑标准再析

发布时间:2018-11-12 06:45
【摘要】: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和特定自然人的活动情况信息。公民个人信息必须与特定自然人相关联,主体不限于中国公民,但不包括单位。公民个人信息不包括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本罪中"国家有关规定"的范围将部门规章纳入其中,但应该排除地方性法规等非国家层面和国家层面部门规章之外的其他部门规范性文件等规定。"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可以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中的"非法"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应作同样理解。确立"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和涉案公民信息的计算规则对于本罪的定罪量刑至关重要。提供者单方明知使用者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应以本罪论处;提供者与获得并利用信息者双方有通谋时,提供者构成本罪与获得并利用信息者实施犯罪共犯的想象竞合犯。
[Abstract]:Personal information of citizens include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tivities of specific natural persons.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must be related to a specific natural person, the subject is not limited to Chinese citizens, but does not include units.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does not include 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e scope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in this crime shall include sectoral regulations, but the provisions of normative documents of other departments, such as local regulations and other sectoral regulations at the non-state level and at the national level, should be excluded. " Provi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citize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ways: "one to one" and "one to many", and the "illegal" in "illegally obtain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citizens"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violating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criteria of "serious circumstances", "especially serious circumstances" and the calculation rules of civil information involved in this crime. If the provider unilaterally knows that the user has committed the crime and still provides him with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the citizen, he shall be punished as such; When there is a conspiracy between the provider and the person who obtains and utilizes the information, the provider constitutes the imaginative co-offender of this crime and the accomplice of the crime by obtaining and utilizing the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规制研究”(项目号14ZDB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立法解读[J];现代商业;2009年11期

2 韩梅;陈雷声;;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及认定[J];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01期

3 周海洋;;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理解与适用[J];中国审判;2010年01期

4 梁小龙;;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5 牛生光;;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0年10期

6 韩伊婷;高阳;;浅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中个人信息的界定[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7 张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规制[J];科学之友;2010年20期

8 黄硕;崔光同;;“泄露”与惩罚——北京市首例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庭审记[J];中国审判;2010年07期

9 胡江宁;;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将被依法治罪[J];光彩;2011年04期

10 牛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才智;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行星;李希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研究[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2 方玉;张燕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研究——兼论《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之法律适用[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凌鸿;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 建真;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成“空设”?[N];法制日报;2010年

3 记者 何靖;北京最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宣判[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张天乐;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势在必行[N];西部法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白龙 张文;公民个人信息岂容买卖[N];人民日报;2011年

6 《法制日报》记者 杜晓;刑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常态化[N];法制日报;2012年

7 黄冠;依法严惩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N];科技日报;2012年

8 兴华;扎牢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防线[N];西部法制报;2012年

9 邵俊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须揪出内鬼[N];中国消费者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朱丽;公民个人信息亟待立法保护[N];中国贸易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立伟;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璐;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春丹;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黄威赞;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峰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波;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甘玉;我国妨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郝自然;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亚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李建伟;浅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6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26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