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单位适用从业禁止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5 07:09
【摘要】:从业禁止可以有效防止单位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从我国刑法规范用语含义、单位犯罪刑罚配置结构、域外相关刑事立法内容来看,从业禁止应广泛适用于单位。对单位适用从业禁止,应当遵循必要性、适当性、针对性三个原则。对单位适用从业禁止时,职业、职业便利、特定义务等适用前提的理解和把握与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向和内容关系密切。对单位从业禁止的宣告,应当和刑事判决同时进行,从业禁止的适用主体是各级法院,而监督主体则应该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进行,同时应当赋予被告单位上诉、申诉等救济权。
[Abstract]:The prohibition of employment may effectively prevent units from using their profession to facilitate the commission of a crime or to commit a crime that violates a specific obligation of an occup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eaning of the standard terms of criminal law in our country, the structure of punishment allocation of unit crime and the content of relevant criminal legislation outside China, the prohibition of employment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to uni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mployment ban to the unit should follow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necessity, appropriateness and pertinence. When the unit applies the prohibition of employment, the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applicable premise, such as professional convenience and specific oblig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the unit. The proclamation of a unit's prohibition of employment shall be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criminal judgment. The subject of the prohibition shall be the courts at all levels, while the subject of supervision shall be jointly carried out by the people's court,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d the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endant should be given the right to appeal, appeal and other relief.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颖慧;单位犯罪的现状分析与防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李明;论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刘东林,刘咏梅;简析单位犯罪[J];前沿;2000年03期

4 孙平;单位犯罪浅析[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孙莉;试论单位犯罪[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聂立泽,苑民丽;试论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喻伟,聂立泽;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8 李绿玖;单位犯罪概要[J];经营管理者;2000年05期

9 苏玉龙;马丽;万伟;;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单位犯罪[J];北方经贸;2001年05期

10 黎宏;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元忠;;论单位犯罪的分类认定——以我国现行刑法为基础的考察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2 贺贤文;王三忠;;单位立功问题研究——以企业犯罪治理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王燕;;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东君;;关于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探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7 游加林;;有关九七刑法中“单位”部分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红玲;单位犯罪若干问题探究[N];江苏经济报;2009年

2 哈键;单位犯罪的两种类型[N];中国水运报;2012年

3 周莉;认识刑法中的“单位犯罪”[N];安徽经济报;2001年

4 龚大春;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N];安徽日报;2004年

5 王相赞 张路威;单位犯罪司法实践存在三个难题[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罗斌;试论“单位犯罪”刑罚制度[N];广西政法报;2001年

7 赵秉志 肖中华;单位犯罪中单位意志的认定[N];检察日报;2002年

8 曹坚;完善单位犯罪立法规定的建议[N];检察日报;2002年

9 石磊;单位犯罪直接负责人员是否包括事后认可的领导[N];检察日报;2005年

10 陈为铨;单位犯罪也可构成累犯[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石磊;单位犯罪关系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梁雪冰;单位犯罪概念论[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杨国章;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及实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匡正;单位犯罪的现状与反思[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黄宪昱;职务型单位经济犯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海港;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陈俊;司法实务中单位犯罪若干问题探讨[D];贵州大学;2007年

3 王瑞祥;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健;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徐雅利;论单位犯罪的主体[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郑学重;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马利红;单位犯罪的实务困惑及理论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承天;单位犯罪若干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纵凯;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与我国刑法的立法完善[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张剑;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32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32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