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概念实质化的弊端
[Abstract]: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classifies the concept of crime from two aspects: form and substance. The formal concept of crime is to describe the crime only in form. Generally, it refers to the illegal act stipulated by the criminal law, that is, the criminal illegal act, which is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crime. The essential concept of crime tries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rime and to find out why the legislator should define this kind of behavior as a crime. The mixed concept of crim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 essential concept of crime is centered on social harmfulness, but the criterion of social harmfulness is too vague and abstract, which is the factor that legislators consider in legislation, but it is easy to be reduced to the tool of incrimina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Even the mixed concept of crime cannot be used as a theoretical tool to restrict social harmfulness because the theory of criminal illegality is too weak. Criminal illegalit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basis and reason for the incrimina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refore, different concepts of crime have their own unique role and function. Only by accurately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crime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can it be more helpful to protect the freedom and rights of the people and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航宇;;论违法性意识在我国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韩啸;;浅议刑法的明确性[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高仕银;;罪刑法定明确性原则的本土化进路——以域外明确性判断标准考察为基础的展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尤金亮;;论从犯原因力的判断[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宣刚;;公正司法语境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创新——一个刑事被害人视角的审视[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洪坤;;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刑法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9 龚红卫;;嫖宿幼女罪应重新置于强奸罪条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刘学峰;;论不能犯的判断[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苏明月;;不同平台上的不同“犯罪”——刑法中的、刑法学上的、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秀玲;;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游伟;谢锡美;;法治视野下的“严打”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靳高风;;刑事学的学科构建刍议——关于研究犯罪现象的学科的建设问题[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王牧;;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10 于世忠;房绪兴;;刑事法治论域中的刑法目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婧;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晓龙;论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D];湘潭大学;2009年
5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6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7 范登殿;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概念之解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汪曼乔;刑事被害人过错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静;试论刑事司法中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贾宇;论违法性认识应成为犯罪故意的必备要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贾宇;犯罪故意概念的评析与重构[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3 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J];中国法学;2005年04期
4 陈兴良;;违法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J];中国法学;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隽;;刑事违法性的双层判断体系初论[J];理论界;2008年10期
2 杜江;;刑事违法性探析——从中英刑事违法性的比较谈起[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林;;论刑事违法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4 李诗蓓;;“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之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5 马荣春;;论刑事违法性的概念、构造及功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孙喜峰;试论“法轮功”的刑事违法性[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刘剑;刑事违法性功能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1期
8 刘剑;;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李艳萍;;刑事违法性概念再认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余高能;;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合理构建——刑事违法性与违法性比较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江;;试论我国刑事违法性所存在的问题——从中英刑事违法性的比较谈起[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秉志;应坚持犯罪行为评价的双重标准[N];检察日报;2004年
2 倪志祥;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辨析[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北京中凯律师事务所 陈凯;和丈母娘假结婚诈骗了谁[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军;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李凡;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石泉;竞技体育刑法制约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海金;论刑事违法性认识[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剑;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范丽;论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敏;中俄刑事违法性的流变与复归之比较[D];新疆大学;2008年
5 顾勇;中国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晶晶;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7 文明;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关系的合理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辉;犯罪的本质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36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3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