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行为”的性质分析——以盗窃罪为例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perfect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riminal law, the analysis and discrimination of the elements of aiding crime and brief introduction of principal offense and its significance. Taking the crime of larceny as a concrete case,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from four directions: the object of the crime, the objective aspect of the crime,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and the subjective aspect of the crime by borrowing the theory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rime.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 should be treated as appropriate.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凯;张殿军;;间接正犯之错误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熊云武;;论间接正犯[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3 张凯;张殿军;;间接正犯之错误探析[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郝伏晨;;间接正犯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11期
5 严丽丽;;间接正犯类型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1期
6 陈志刚;;论间接正犯的正犯性——以中国立法和司法为视角[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王振;武立松;;论间接正犯概念的扩张——正犯后正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肖志锋;;论利用强制动作的间接正犯[J];经营管理者;2009年05期
9 肖志锋;;间接正犯若干问题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保建明;李志民;;论间接正犯的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荣春;李君兰;;也论间接正犯[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 徐丹 陈宝琨 郭凤春;教唆未成年人盗窃家中财物是否构成犯罪[N];检察日报;2009年
2 陈洪兵 周春荣;教唆帮助自杀是否构成犯罪[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案例编写人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沈言;不具特定身份人不成立保险诈骗罪的间接正犯[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洪征;间接正犯基本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孙晓婷;论间接正犯[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李俊;论间接正犯[D];河南大学;2010年
4 金磊;间接正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茹;间接正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游濠;间接正犯问题初探[D];湖南大学;2010年
7 高哲琳;间接正犯的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韩建祥;间接正犯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志刚;间接正犯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杨丰吉;间接正犯概念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352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5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