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误读与纠偏:“以刑制罪”的合理存在空间

发布时间:2018-11-26 14:53
【摘要】:近年来以刑制罪这一司法逻辑日益受到刑法学界的关注,然而,无论是否定说还是肯定说,对此都存在诸多误解。以刑制罪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没有摆脱法教义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也不会导致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同时,以刑制罪也并不意味着"重量刑轻定罪",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对于刑法解释具有最基本的限定功能。以刑制罪并没有否定传统的刑法解释路径,司法三段论的基本逻辑仍然应当坚持。以刑制罪属于后果主义论证方法,可以归为目的解释方法的一种类型。作为后果类型之一的刑罚妥当性不但对于裁决的作出具有指引作用,而且对于法律解释也具有重要的批判性审查和校准功能。刑法体系与刑事政策的有机融合是刑法学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当下的刑法语境中,以刑制罪对沟通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当然,以刑罚妥当性为导向的后果主义解释方法也不能过度,应当充分重视以刑制罪这一法律论证方法的风险防控。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judicial logic of criminal system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the criminal law circl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is whether it is negation or affirmation. The system of punishment does not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does not get rid of the basic framework of legal dogmatics, nor leads to the abuse of judicial discre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riminal system does not mean "light convicti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has the most basic limited function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criminal law. The basic logic of judicial syllogism should still be adhered to. The crime of punishment belongs to the method of argumentation of consequence, and can be classified as a kind of method of explanation of purpose. As one of the types of consequenc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enalty not only has a guiding role in making a verdict,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critical review and calibration for legal interpretatio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riminal law system and criminal policy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law. In the present criminal law context of China, criminal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ng criminal policy and criminal law system. Of course, the explanation method of consequence doctrine based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enalty should not be excessive, and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legal argumentation method of criminal system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知文;;司法裁决的后果主义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徐然;王华伟;吉冠浩;陈逸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储槐植教授专访[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2年Z1期

3 王华伟;;建构刑事政策指引的构成要件理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梁根林;;许霆案的规范与法理分析[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5 冯亚东;;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周建达;;“以刑定罪”的实践样态及其分析——以Y市法院的实证考察为基础[J];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王远胜;吴兴国;;企业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倪斐;;公共利益作为不确定概念的法律化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沈长月;韩捷;陈奎;;方法论“旧话重提”:法学研究之法条主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黄卉;;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7 吴义龙;;自由还是安全:一种经济学的进路——兼评《并非自杀契约》[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朱良好;;考夫曼类推理论论略[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9 陈金钊;;法律解释:克制抑或能动[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10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芳;试论网络传媒下的刑事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杰;论法官司自由裁量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车一鸣;司法裁决的后果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喻梅;论交通肇事罪中的被害人过错[D];吉林大学;2011年

5 曾慧;论司法的社会效果[D];南京大学;2011年

6 郭s,

本文编号:2358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58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