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的争议问题探究
[Abstract]: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vision of "knowing that the facts are fabricated and harming the reputation of others, spreading on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abominable, using the theory of 'fabricating facts to slander others'", belongs to an even-meaning interpretation rather than an analogous interpretation. The "other person" who is the object of libel does not exclude the public figure, but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the criminal law must reduce the protection specification of the public figure's reputation. The defects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concerning the "serious circumstances" of online libel are not objective imputation and widening the scope of punishment, but the improper narrowing of the scope of punishment for online libel. " "telling" does not mean that the victim must prosecute himself, but that he must not enter the criminal proceedings against the will of the victim.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付立庆;;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J];法学;2012年06期
2 金霆;;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立法缺陷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侯健;;诽谤罪、批评权与宪法的民主之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4期
4 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5 李晓明;;诽谤行为是否构罪不应由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评“网络诽谤”司法解释[J];政法论坛;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强;;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新解——兼论但书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刘拓;韩钰;;2010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3 孙道萃;;刑法学体系视域中的刑法解释对象与目标新论[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张心向;王强军;;社会风险控制视域下的危险驾驶罪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5 冯军;;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J];法学家;2012年01期
6 袁林;;公众认同与刑法解释范式的择向[J];法学;2011年05期
7 谢杰;;“但书”是对抽象危险犯进行适用性限制的唯一根据[J];法学;2011年07期
8 孔崴;;国家工作人员在非公务活动中单纯收受财物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9 郑旭江;李芷毓;;解释论之解释——简评刑法中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之争[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10 赵超;;海峡两岸窝藏罪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艾清;;我国商事仲裁制度去“行政化”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2 陈靖;孟岩;;我国环境保护刑法规范评析[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妮;精神损害赔偿的定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付其运;刑法的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崇青;全流通时代的证券犯罪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孙建保;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6 王彦强(王强);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鑫磊;帮助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姚泽金;公共批评与名誉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9 陈烨;刑法的特殊财产类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洁;浅议刑法折中解释说和实质解释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聂斌;对我国司法犯罪化的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彩;刑法形式解释论的价值及其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何飞龙;刑事司法中的法官解释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周光旭;论刑法解释的立场[D];兰州大学;2012年
6 张磊;实质刑法解释论的提倡[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贺瑞华;危险驾驶罪及其刑事责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柳思含;非法经营罪扩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9 廖雅雯;刑法视野下人体器官移植关联行为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10 李想;刑法解释的刑事政策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楷;;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J];法学家;2008年04期
2 张明楷;论盗窃故意的认识内容[J];法学;2004年11期
3 郭延军;;地方“一把手”不可公器私用违法止“谤”——评山西稷山“诽谤”案的侦检审[J];法学;2007年06期
4 郑金火;;信守诽谤罪构成的法律底线——从“王鹏案”说起[J];法学;2011年05期
5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合理性[J];法学;1997年03期
6 唐煜枫;;论诽谤罪成立之宪法限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蒋熙辉;刑法解释限度论[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8 陈兴良;;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9 陈兴良;;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10 张明楷;;嫖宿幼女罪与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关系[J];人民检察;2009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兴良;[N];检察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灵;;网络诽谤行为的定性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1年02期
2 邱灵;;网络诽谤行为的定性分析[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于冲;;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以网络水军为切入点[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3期
4 郑佳海;;浅议公权力介入网络诽谤案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3期
5 杨海莲;杨波;;关于网络诽谤行为的认知与法律规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李艳腾;;浅议网络诽谤罪[J];学理论;2013年02期
7 李淑娟;;论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J];学习论坛;2013年07期
8 于冲;;网络诽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刑法应对——以10年来100个网络诽谤案例为样本[J];法学;2013年07期
9 张静;孔令歆;;网络诽谤犯罪惩治与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3年34期
10 张冉;;网络诽谤行为定罪研究[J];科技视界;201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子集;网络诽谤新规考验执法者[N];浙江法制报;2013年
2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周光权;为惩治网络诽谤等犯罪提供法律标尺[N];人民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逸吟;两高“亮剑”网络诽谤[N];光明日报;2013年
4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韩芳丽 王勇;试论网络诽谤犯罪主体中的网络转载者[N];人民法院报;2012年
5 记者 陈菲 华春雨 杨维汉;“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即可判刑[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诽谤或造势,网络水军游走在罪的边缘[N];法制日报;2011年
7 赵远;网络诽谤犯罪主体刑事责任问题研究[N];法制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台建林;检察官首次详解陕西网络诽谤案三疑点[N];法制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赵阳;法学专家释疑“两高”网络诽谤司解五热点[N];法制日报;2013年
10 李思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中网络诽谤行为的认定与处罚[N];人民公安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梦;论网络诽谤的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露;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2 李f惸,
本文编号:2375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7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