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先行行为
[Abstract]:The obligation to act arising from the antecedent act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act obligation of the crime of nonfeasance. Antecedents must be the behavior of the perpetrator himself, causing a specific state of danger. Both illegal acts and lawful acts can be established as advance acts, and advance acts can also be negligent criminal acts, but not intentional criminal acts.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齐文远,李晓龙;论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洪坤;;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刑法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5 刘学峰;;论不能犯的判断[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梁根林;;中国死刑控制论纲——立足于具体国情的制度设计[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8 王志祥;;论结果加重犯的构造[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9 刘彦辉;张莉;;刑事责任归责解构[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10 刘士心;论刑法中的事后危害行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苏明月;;不同平台上的不同“犯罪”——刑法中的、刑法学上的、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秀玲;;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游伟;谢锡美;;法治视野下的“严打”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靳高风;;刑事学的学科构建刍议——关于研究犯罪现象的学科的建设问题[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7 王牧;;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9 于世忠;房绪兴;;刑事法治论域中的刑法目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王宏玉;;北京社区矫正实践的调研报告——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邓君韬;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关系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李睿;信用卡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杨庆堂;非法经营罪立法及司法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朱铁军;刑民实体关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曹坚;从犯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高晓莹;知识产权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姚e,
本文编号:2377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7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