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0:31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各行各业都搭乘信息数据的便车迅猛发展,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愈加凸显。然而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享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便利之时也愈发地体会到个人信息无时不处于“裸奔”的事实。垃圾短信、电信诈骗、数据泄露、人肉搜索、网络攻击、地理定位、恶意推荐等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接踵而至、愈演愈烈,甚至形成了专门的信息倒卖黑色产业链,个人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引起民众对大数据时代的担忧。近年来侵犯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呈现出涉案人数众多、金额巨大、领域广泛、危害严重的势态,因此,加强刑法在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分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进行概述。首先对概念作出了界定,认为: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期限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技术进行探索、采集、存储以及处理的数据集合,即能够利用数据处理模式过滤降噪、分布整合、最终呈现的数据集合。个人信息是指与个人人身和财产具有直接或间接相关性,并具有一定价值密度的信息,包括身份信息、相关账号、财产状况、行踪位置、通信医疗等。其次阐释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变化,即由纸质化、碎片化、静态结构化向电子化、整体化、动态非结构化的转变。最后从主体客体、方式手段、范围领域及社会危害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受侵害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是论述了大数据时代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及规制缺陷。先是从我国刑事领域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以及相关罪名设置两方面论述大数据时代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立法进程以《刑法修正案(七)》和《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相关规定为重点,罪名设置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中心。再详细剖析我国刑法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中存在的个人信息界定不清、客观行为类型不明、主观方面认定缺失、救济制度设置不足、定罪量刑界限模糊、罪名罪数认定混乱等诸多缺陷。第三部分主要通过梳理大数据时代域外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进而分析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首先整理了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德国、日本,英美法系国家的代表英国、美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刑事立法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然后通过分析对比寻求大数据时代域外刑法对我国刑法的借鉴意义,并得出我国应践行人权保障与经济发展并重的价值追求,建立法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相加的保护机制,选择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的立法模式三大刑事立法保护方向。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大数据时代我国刑法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路径,针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犯罪的现状及刑法保护的缺陷,笔者从以下六大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一是通过探析个人信息的范围及其权利属性合理划定刑法所规制的个人信息标准;二是将“非法利用”和“非法散布”纳入刑法约束的范畴以完善侵犯个人信息客观行为的有关规定;三是立足于风险社会及法益侵害的考量增加主观方面过失状态的有责性认定;四是提倡合理适用自由刑,加大适用罚金刑,增加适用资格刑来完善相关的刑罚规定,并增加“自诉”的途径以拓宽救济渠道;五是通过梳理民法、行政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款并重点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刑门槛来理清刑法与各部门法之间的衔接适用问题;六是结合具体犯罪行为及犯罪对象的不同情况明确罪名的选择及罪数的认定问题。这些建议均秉持着刑法作为后位法的谦抑性原则,同时注重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有效规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有所助益。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静;;快递服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20期

2 李嘉露;;大数据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年31期

3 郑朋树;;学校对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不足与完善[J];教学与管理;2019年33期

4 梁美娟;李乐岚;;电子身份证中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化解之策探析[J];商讯;2019年30期

5 樊华;张晓梅;;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评估工作及发现典型问题分析[J];保密科学技术;2019年10期

6 皮勇;吴勃;;人工智能应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及其对策[J];保密工作;2019年10期

7 刘峰;;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J];四川省情;2019年12期

8 李朝晖;;“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J];南方论丛;2015年04期

9 黄莺;;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探析[J];今日财富;2019年23期

10 余计灵;;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考量[J];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茸茸;;日本个人信息保护规制研究[A];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赵云;张笑笑;;基于等级保护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研究[A];2019互联网安全与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9年

3 傅蔚冈;;浅析个人信息保护本质[A];《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3卷 总第13卷)——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小组论文集[C];2019年

4 潘迪;;日本国民的知情权——以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视角[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徐世杰;金秋;;韩国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及其启示[A];新时代大数据法治峰会——大数据、新增长点、新动能、新秩序论文集[C];2017年

6 郭旭龙;乔长春;;大数据时代下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探索[A];内蒙古通信学会2018年优秀论文集[C];2018年

7 张震;;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电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A];内蒙古通信学会2017年优秀论文集[C];2017年

8 李祝用;李星;;大数据时代金融集团客户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冲突与平衡[A];新时代大数据法治峰会——大数据、新增长点、新动能、新秩序论文集[C];2017年

9 汤啸天;芦琦;汤擎;吴玲;;电子商务与个人信息保护[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10 徐世杰;金秋;;韩国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及其启示[A];金融创新法律评论(2018年第1辑·总第4辑)[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N];经济参考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来扬;密码泄露危机暴露个人信息保护短板[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亦君;谁偷走了我的个人信息[N];中国青年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陆琦;保护个人信息需三管齐下[N];中国科学报;2012年

5 戴先任;肖像交易成灰产,,还是个人信息保护不力[N];工人日报;2018年

6 赛迪智库;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研究[N];中国计算机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吕红星;智能终端产业要更加重视个人信息保护[N];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

8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杜兆勇;身份证信息查询应该缓行[N];科学时报;2010年

9 周辉;数字化境域下的个人信息保护[N];学习时报;2019年

10 王小波;为“争取个人信息保护法早日出台”点赞[N];经济参考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媛;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2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任龙龙;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6 吴晓平;新媒体语境下国外个人信息失控与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吴苌弘;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8 张娟;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立军;论被遗忘权[D];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

2 任晓雨;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3 牟雅君;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4 王丽;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5 耿子健;欧盟被遗忘权制度及对中国相关立法的启示[D];外交学院;2019年

6 刘立明;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D];华侨大学;2018年

7 吴华鑫;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政府责任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8 裴一歌;大数据时代下的“被遗忘权”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9 李蕊;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外交学院;2019年

10 朱必成;政府数据开放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06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06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