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路径的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10:04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类似实体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在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中,虚拟财产应运而生,其价值与现实社会活动中的实物财产一样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原本针对实物财产的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也逐渐延伸至虚拟财产,且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在所有的虚拟财产犯罪案件之中,采取非法手段窃取游戏装备、游戏币等案件数量所占的比重最高,对游戏玩家的财产安全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形,制定虚拟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显得极其迫切。在理论层面,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是不同地区在处理侵犯虚拟财产的案件时,所采取的司法手段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段时间来,甚至慢慢形成了一种倾向性观点,即以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来论处,但是该种处理方式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客观性与合理性仍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实践。本文以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完善研究作为研究分析主题,并结合一些案例的刑事司法裁判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虚拟财产的法律界定、刑法保护等展开分析,以期为公民更好的运用刑法保护自身合法的虚拟财产提供帮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状。主要从虚拟财产相关的社会调查和窃取虚拟财产案件的司法定性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为下文展开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是对虚拟财产案件司法定性混乱原因分析。重点研究窃取虚拟财产案件司法定性混乱的深层原因和司法实践认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局限性,指出定性混乱的原因在于,司法机关企图通过适用“口袋罪”来回避虚拟财产价值评估难的问题;第三章是对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定罪疑难分析,从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境外立法实践及现有价值评估机制进行论述,提出自己的思考;第四章是论述明确承认虚拟财产物权法律地位必要性,提出完善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措施,再对现有的虚拟财产价值评估机制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司法实务提出关于虚拟财产价值评估机制的建议;最后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本文编号:2767180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费翔;;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探讨——基于刑法解释理由[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8期
2 张明楷;;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J];法学;2015年03期
3 于志刚;;口袋罪的时代变迁、当前乱象与消减思路[J];法学家;2013年03期
4 侯国云;么惠君;;虚拟财产的性质与法律规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4期
5 林旭霞;;虚拟财产权性质论[J];中国法学;2009年01期
6 王志祥;;犯罪构成的定量因素论纲[J];河北法学;2007年04期
7 于志刚;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J];政法论坛;2003年06期
8 储槐植,汪永乐;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767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76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