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学者关于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的不同见解的分析,评析了我国现行交通肇事立法及解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日本立法,对交通肇事逃逸问题进行处罚的观点。
【作者单位】: 武汉市公安干部学院
【关键词】: 交通肇事 逃逸 研究
【分类号】:D924.3
【正文快照】: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此条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冯凡英;关于量刑情节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孟庆华;受贿罪主体构成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左信;交通肇事罪立法利弊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王成祥;论我国新刑法追诉时效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于前军,段晖;论洗钱罪的几个问题[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张维新,汤威;论立功和立功制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熊瑛;论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艾天军;关于犯罪既遂的再探讨[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马长生,王洪龙;论我国受贿犯罪之应然主体[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民;;关于“假冒他人专利罪”之研讨[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杨宗森;;论犯罪主体资格[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2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刘亚娜;持有型犯罪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赵威;数额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炜;量刑情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董邦俊;刑法时间效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黄嵩;贷款诈骗罪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黄开诚;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李艳玲;量刑方法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柳忠卫;假释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杜国强;论侵占罪[D];郑州大学;2000年
3 李锐;论偷税罪[D];郑州大学;2001年
4 王之梦;论罚金刑[D];郑州大学;2001年
5 吴劲松;包庇罪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刘芳;侵占罪探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张延丹;论环境犯罪[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吴丽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法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李方平;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10 赵吉平;侵占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建军;;完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刑事立法的构想[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陈秋婷;;从一起交通肇事案谈逃逸情节的构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3 李佳芮;;交通肇事罪共犯否定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4 ;交通肇事罪界定有标准[J];农家致富;2011年12期
5 薛万庆;;交通肇事罪适用的空间范围[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6 ;强令司机违章驾驶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吗?[J];学问;2002年05期
7 白真智;;生命岂容“标价”?党报批交通肇事“撞伤不如撞死”谬论[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6期
8 金华捷;;交通肇事罪自首问题的刑法学分析——以《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为切入点[J];福建法学;2011年02期
9 胡亮;;刑法增设“危险驾驶罪”的必要性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10 孟庆华;;李启铭醉驾案的交通肇事罪定性质疑[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汤恩婧;;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条件分析[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卢勇;;对交通肇事罪的赔偿能力要件质疑[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军;;析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立;;试论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肇事罪[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5 李晓芳;;浅谈亲亲相隐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6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孔璋;;外来人员轻微犯罪案件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困境与出路[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玉生;指使肇事人逃逸不应按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N];检察日报;2003年
2 刘晓辉;交通肇事罪中“逃逸”应理解为“逃避救治伤者”[N];检察日报;2005年
3 湘潭大学法学院 刘康磊;对交通肇事罪的具体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蓝毓高;指使他人逃逸属交通肇事罪[N];法治快报;2006年
5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检察院 高国强邋连红举;将伤者送往医院后自行离开是否属于“逃逸”[N];检察日报;2008年
6 林海山;交通肇事后指使逃逸致人死亡构成共犯并无不妥[N];检察日报;2006年
7 徐建东 卢跃明;推定的事故责任能否作为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依据[N];江苏经济报;2004年
8 王庆廷邋徐艳;被害人有过错但被告人事后逃逸如何处理[N];检察日报;2008年
9 杨志勇 齐升;适用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条件[N];江苏法制报;2008年
10 周玉文;王某行为为何不构成交通肇事罪[N];人民公安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金庭;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影;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阮能文;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强;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杨敬明;论交通肇事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杨蕾;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亚伟;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张辰;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歆梅;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成;探析交通肇事罪中疑难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7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