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观方面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01 10:07
本文关键词:论主观方面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故意杀人罪作为古老的自然犯罪,尤其考验着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与司法公正。本文在对若干司法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对死刑适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纵观近年来几起热门杀人案件可知,法官对案件的判决缺乏必要的说理,公众对判决结果缺乏信服,立法的模糊性加之司法指导的粗泛化,使得社会舆论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了质疑。本文试图抓住主观方面这一关键,通过探讨犯罪人的主观方面来促使死刑的适用以及死刑执行方式的选择更加合理化,从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实现个案的公平,维护司法的公信力。通过相关理论的论证以及案例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主观方面是故意杀人死刑适用的排除情节。此外,在死刑执行方式的选择上应当综合考虑犯罪人的罪过程度、犯罪动机、犯罪情感和犯罪后态度,将这几方面要素按照主观恶性大小进行分类赋值,以罪过程度为基本划分标准,明确在预谋的直接故意杀人、非预谋的直接故意杀人、间接故意杀人三种情况下,主观方面综合评分分别达到一定分值时,可以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否则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关键词】:主观方面 故意杀人罪 死刑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问题的提出9-12
- (一)案例9
- (二)问题9-10
- (三)简析10-12
- 二、主观方面概述12-21
- (一)主观方面的界定12-14
- 1.主观与客观的界定12
- 2.主观方面的内涵12-14
- (二)主观方面的内容14-19
- 1.犯罪动机和目的15
- 2.犯罪情感15-17
- 3.罪过程度17-18
- 4.犯罪后态度18-19
- (三)主观方面对量刑的独特意义19-21
- 1.独立反映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19
- 2.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19-20
- 3.有利于犯罪预防功能的实现20-21
- 三、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分析21-24
- (一)决定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主要因素21-22
- 1.刑罚配置具有特殊性21
- 2.社会关注度高21
- 3.刑事政策性强21-22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现状22-23
- 1.死刑适用的法律规定不明确22-23
- 2.死刑适用的理论不足23
- 3.缺乏量刑指导23
- (三)主观方面作为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排除情节影响量刑23-24
- 四、主观方面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24-34
- (一)主观方面各要素的分类与组合24-29
- 1.罪过程度分类24-25
- 2.犯罪动机分类25-27
- 3.犯罪情感分类27-29
- 4.犯罪后态度分类29
- (二)主观方面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具体影响29-32
- 1.有预谋的直接故意杀人30
- 2.非预谋的直接故意杀人30-31
- 3.间接故意杀人31-32
- (三)该评判方法的合理性及优点32-33
- 1.以罪过程度为划分基础能够准确反映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小32
- 2.评判梯度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32-33
- 3.公式化的评判标准有利于提升司法的公信力33
- (四)该评判方法的案例检验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37-41
- 致谢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宏奎;杀人犯罪动机的系统推断[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赵秉志;彭新林;;论犯罪动机与死刑的限制适用[J];学术交流;2010年07期
3 马荣春;吴健勇;;论罪刑相适应的标准[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主观方面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8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