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女姓公职人员贪腐犯罪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15:19
   女性犯罪作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悲剧,还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危害,并且随着女性犯罪数量的增多,已经成为了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女性公职人员的贪腐犯罪作为女性公职人员违反法律行为准则的行为,她可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来谋取相关的不正当利益,所以,这种现象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角落中,它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还逐渐成为了职务贪腐犯罪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所以,女性公职人员的贪腐犯罪行为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危害程度比较大,而且比较难以根治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也使得根治女性公职人员的贪腐犯罪成为了当今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数量的不断上升,社会中的各个职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女性公职人员在贪腐犯罪过程中具有着情感性、隐蔽性、被动型以及依附性等特点,从而也就在政治、经济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危害。而女性公职人员之所以会滋生贪腐犯罪行为,这与她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法治水平等客观因素有关,在另一方面,它也与女性潜在的攀比心理、拜金主义等心理密切相关。所以,针对女性公职人员的贪腐犯罪问题,需要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共同治理,在制定系统性的预防措施和惩治机制的条件下,从根源上控制和解决女性公职人员的贪腐犯罪行为。因此,本文在对现阶段的公职人员贪腐犯罪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政府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进行相关概述,主要包括相关理论介绍、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预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则是对政府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行为现状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当前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的基本现状和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行为危害;第四部分分析了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的社会诱因,主要包括了职场施压与职场冲突、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社会背景下追求利益的人性;第五部分则是提出关于政府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的预防措施,包括了加强法律制度管理,缓解职场压力和职场歧视、优化外部工作环境、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引导和满足合理需求的预防贪腐行为等,从而能够有效预防和惩治女性公职人员的贪腐犯罪行为。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D924.392
【部分图文】:

统计图,职务犯罪,女性,深圳市


女性公职人员犯罪的罪名方面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了贪污、挪用个犯罪行为中,一部分女性公职人员还在贪腐犯罪过程中滥用职权,私等。比如说,在深圳市所查处的54名犯罪人员中,因为贪污罪名而被查处的人数达到了邋19人。这不仅是因为女性公职人员所处由于这部分女性所从事的岗位通常直接与金钱接触,从而为贪腐犯供了职位上的便利。逡逑,在所查处的54名女性公职人员中,不仅存在着刚进入社会工作

公职人员,犯罪行为,女性,数据整理


可以看出,大部分女性公职人员贪腐犯罪都是受到利益进行犯罪的,例如某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张某,为了满足公司的钱财;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曹某为因贪慕虚荣,的花费,利用岗位上的便利和漏洞,通过虚假发票报销个人挥霍。根据人民检察院所提供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到,在日益的增强,女性公职人员犯罪的现象也呈现出了明上来看,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所占比重为26%,高于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德国公职人员考核的内容与指标[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9年01期

2 尤杰;;培育公职人员宪法思维提升实施水平的调研[J];现代企业;2019年03期

3 边疆;;母亲的温情电话[J];兵团工运;2018年05期

4 周天勇;;中国靠税费供养的公职人员实在太多[J];教书育人;2010年17期

5 ;贵阳市“痛客计划”激励公职人员创新[J];领导决策信息;2016年24期

6 李斌雄;江小燕;;公职人员“想腐败”之动机及其矫治策略[J];廉政文化研究;2016年06期

7 ;公职人员交通违法可以抄告单位[J];领导决策信息;2016年47期

8 沈占明;;公职人员兼职如何适度放开[J];理论与当代;2017年01期

9 张敏;;法国公职人员能力建设与管理:战略目标与工具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年04期

10 冯庭栋;;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阶段划分[J];当代经济;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明;;浅谈公职人员腐败的成因及预防对策[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2 安菲;;浅析集体滥用行政权力的防范[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3 袁茂华;;政府公共服务该如何创新[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炬;;政府俘获下的人才开发问题[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5 李之扬;;论公众监督与公职人员隐私权保护[A];荆楚学术2018年6月(总第二十期)[C];2018年

6 ;双月备要(2014.6-2014.10)[A];和谐社区通讯2014年第5期(总第34期)[C];2014年

7 张宇燕;;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张致弟;马玉玲;;再论腐败及治理[A];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保驾护航论文集[C];2000年

9 邓鑫;钟丕洪;孙海岚;许红霞;蒋宝泉;;重庆市某公职人员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调查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4年

10 杜治洲;;我国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顶层设计[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欧阳金雨;交通违法报纪委 公职人员当慎行[N];湖南日报;2016年

2 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屈树立;睢县:让公职人员心思用在干事上[N];商丘日报;2019年

3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检察院检察长 胡永庆;白广华案给公职人员三点警示[N];检察日报;2019年

4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 汤霁 重庆市江北区监察委员会 洪淞;公职人员虚假承诺“斡旋”该定何罪[N];检察日报;2019年

5 记者 姜佩杉;具体化监察法原则规定 强化公职人员管理监督[N];人民法院报;2019年

6 通讯员 姚学文;宁洱:上半年处置公职人员失职失责问题线索22件[N];普洱日报;2019年

7 颜春匀;公职人员更要讲文明讲礼貌[N];六盘水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董伟;七成公职人员认同亮出家底[N];中国青年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亦君;不向社会公开,官员财产难获真正监督[N];中国青年报;2011年

10 胡印斌;房源比较少,公职人员就该优先?[N];中国青年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东民;俄罗斯职务犯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林翼民;腐败的预警预控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中;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曲红宝;财政腐败的经济分析:成因、效应及其治理[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5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孜仪;房地产领域腐败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赵宏;新形势下我国腐败犯罪治理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8 赵文;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郑刚;公职人员人权克减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思惠;女姓公职人员贪腐犯罪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周建平;论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张智;基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

4 杨星;公职人员容错纠错机制及其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5 罗安;公职人员警示教育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9年

6 单淑莹;反腐败对公众行贿意愿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7 吴东哲;威权领导对基层公职人员满意度和建言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8 朱佳萍;政府中公职人员“偷懒”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9 刘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伦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艾;我国地方政府“庸官懒政”问责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8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828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