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现实化评价的类型构造
发布时间:2020-12-17 00:39
必须回溯至结果归责评价的法理基础,才能克服危险现实化理论的结构性缺陷。预防论和报应论提供了危险现实化理论的法理基础,两者统一于对现实因果流程的支配或利用可能性。根据支配或利用因果流程方式的不同,危险现实化可被划分为直接、间接以及混合的危险现实化。在直接的危险现实化中,作为预见对象的是实行行为的危险性。行为主体预见到自然介入因素,可直接肯定间接的危险现实化;当介入因素是人的行为时,只有决定行为选择的自由意思能被忽略不计,才可以肯定间接的危险现实化。对非同一主体创设的混合的危险现实化,具有作为义务者能回避结果发生时,原则上应将结果归责于介入行为;对同一主体创设的混合危险现实化评价,不受累积因果关系和疑罪从无原则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外法学.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格主义法益观视角下自杀关联行为的评价[J]. 蒋太珂. 现代法学. 2019(02)
[2]他行为能力问题研究[J]. 陈兴良. 法学研究. 2019(01)
[3]“死因”在死亡结果归责分配中的功能[J]. 蒋太珂. 法学. 2018(10)
[4]介入因素导致死亡时间提前时的归责分配[J]. 蒋太珂. 政法论坛. 2017(06)
[5]违反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J]. 魏颖,杨妮. 人民司法(案例). 2017 (32)
[6]法益保护与比例原则[J]. 张明楷.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7)
[7]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的因果关系判断[J]. 聂昭伟. 人民司法(案例). 2017(11)
[8]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J]. 解亘,班天可. 法学研究. 2017(02)
[9]刑法总论之困惑(一)[J]. 桥爪隆,王昭武.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01)
[10]动态系统论导论[J]. 海尔穆特·库齐奥,张玉东.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2921086
【文章来源】:中外法学.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格主义法益观视角下自杀关联行为的评价[J]. 蒋太珂. 现代法学. 2019(02)
[2]他行为能力问题研究[J]. 陈兴良. 法学研究. 2019(01)
[3]“死因”在死亡结果归责分配中的功能[J]. 蒋太珂. 法学. 2018(10)
[4]介入因素导致死亡时间提前时的归责分配[J]. 蒋太珂. 政法论坛. 2017(06)
[5]违反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J]. 魏颖,杨妮. 人民司法(案例). 2017 (32)
[6]法益保护与比例原则[J]. 张明楷.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7)
[7]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的因果关系判断[J]. 聂昭伟. 人民司法(案例). 2017(11)
[8]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J]. 解亘,班天可. 法学研究. 2017(02)
[9]刑法总论之困惑(一)[J]. 桥爪隆,王昭武.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01)
[10]动态系统论导论[J]. 海尔穆特·库齐奥,张玉东.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2921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2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