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归责认定
发布时间:2020-12-21 01:17
对于网络犯罪中的帮助行为如何认定,目前学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即实质共犯论、形式共犯论以及共犯不法重叠理论。这三种观点均存在缺陷,笔者主张利用归责支配说来解释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性质,认为支配整个犯罪事件发生的帮助行为,应当归责为正犯行为,其他的网络帮助行为应当归责为共犯行为。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有理论纷争及其局限
(一)方案一:实质共犯论
(二)方案二:形式共犯论
(三)方案三:共犯不法重叠理论
三、帮助行为的归责认定
(一)问题的关键
(二)帮助行为的归责认定
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
2.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明知
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帮助对象“犯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语境中的共同犯罪与罪量要素[J]. 王华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02)
[2]新型网络犯罪认定中的规则判断[J]. 黄京平.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6)
[3]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及其适用[J]. 黎宏. 法律适用. 2017(21)
[4]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J]. 于志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5]网络共犯归责模式新构——以改良纯粹惹起说为视角[J]. 王霖. 西部法学评论. 2017(01)
[6]网络犯罪参与行为刑事责任模式的教义学塑造——共犯归责模式的回归[J]. 王霖. 政治与法律. 2016(09)
[7]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之批判[J]. 刘艳红. 法商研究. 2016(03)
[8]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J]. 于志刚. 中国法学. 2016(02)
[9]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 张明楷. 政治与法律. 2016(02)
[10]共犯行为正犯化及其反思[J]. 阎二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2928912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有理论纷争及其局限
(一)方案一:实质共犯论
(二)方案二:形式共犯论
(三)方案三:共犯不法重叠理论
三、帮助行为的归责认定
(一)问题的关键
(二)帮助行为的归责认定
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
2.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明知
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帮助对象“犯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语境中的共同犯罪与罪量要素[J]. 王华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02)
[2]新型网络犯罪认定中的规则判断[J]. 黄京平.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6)
[3]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及其适用[J]. 黎宏. 法律适用. 2017(21)
[4]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J]. 于志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5]网络共犯归责模式新构——以改良纯粹惹起说为视角[J]. 王霖. 西部法学评论. 2017(01)
[6]网络犯罪参与行为刑事责任模式的教义学塑造——共犯归责模式的回归[J]. 王霖. 政治与法律. 2016(09)
[7]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之批判[J]. 刘艳红. 法商研究. 2016(03)
[8]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J]. 于志刚. 中国法学. 2016(02)
[9]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 张明楷. 政治与法律. 2016(02)
[10]共犯行为正犯化及其反思[J]. 阎二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2928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2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