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骗取贷款罪的司法误区及实践纠偏
发布时间:2021-01-22 05:06
从骗取贷款罪的立法背景看,97年刑法没有规定骗取贷款罪,因为考虑到很多企业都存在滥用贷款的问题,如果设置此罪,会导致打击面过大。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应对司法实践过程中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取证困难,有效打击金融领域的骗贷行为,保护金融秩序,规制滥用贷款行为,我国依据此类情况在《刑法修正案(六)》中新增了骗取贷款罪等相关法律条文。但在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明显呈下行趋势,银行不良贷款陡然增加,大量原本通过借新还旧等方式能正常续贷的贷款纷纷宣告逾期,银行资产安全风险大增。为应对金融风险,政府部门加大了打击企业各种逃废债务的力度。反映到刑事司法实务中,则是出现大量以该罪追究借款人刑事责任案件。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又主要是实体企业,如果使用不当,不但对受罚的企业家不公平,并且对企业家的投资经营的积极性将产生严重冲击。因此,准确适用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避开司法误区、对实践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偏就非常关键。本文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骗取贷款罪,首先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该罪加以简要概括,并阐述了骗取贷款罪的立法依据及构成要件,并对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进行了区分,厘清了二者间的区别和联...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骗取贷款罪的概述
2.1 骗取贷款罪的立法背景
2.2 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2.2.1 犯罪客体
2.2.2 客观方面
2.2.3 犯罪主体
2.2.4 犯罪主观方面
2.3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关系
第三章 骗取贷款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滥用问题
3.1 欺骗因素论
3.2 唯数额论
3.3 唯结果论
3.3.1 信用风险
3.3.2 申请人提供不真实的申请贷款材料之欺骗行为
3.3.3 银行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乃至受贿、徇私枉法
第四章 全面从严把握定罪标准
4.1 从严把握数额标准
4.1.1 以贷还贷中己偿还的数额不能计入犯罪数额
4.1.2 案发前主动还本付息不宜作犯罪处理
4.2 穷尽民法救济手段
4.3 从犯罪性质判断骗取到贷款是否必然犯罪
4.4 处于金融风险不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著作、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犯罪检察实务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 孙全喜. 中国检察官. 2019(21)
[2]骗取贷款罪的适用问题和教义学解析[J]. 王新. 政治与法律. 2019(10)
[3]骗取贷款罪:反思与限定[J]. 郝川,欧阳文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信贷员冒名办理贷款行为性质分析[J]. 王保辉,李井忠,陈婷婷. 中国检察官. 2018(08)
[5]贷款诈骗罪担保条款解释适用研究[J]. 杨志琼. 法学论坛. 2018(01)
[6]保护法益视角下经济刑法的规制范围[J]. 王良顺. 政治与法律. 2017(06)
[7]骗取贷款罪司法争议问题研究[J]. 张苏. 中国检察官. 2017(08)
[8]骗取贷款罪的若干问题[J]. 林静. 法学杂志. 2017(02)
[9]使用虚假材料骗取贷款的行为定性[J]. 吴杰,张梅. 中国检察官. 2015(10)
[10]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J]. 何荣功. 中外法学. 2015(02)
硕士论文
[1]骗取贷款罪的疑难问题研究[D]. 高露露.山东大学 2019
[2]论骗取贷款罪的司法认定[D]. 孙楠.西北大学 2018
[3]论骗取贷款罪中的“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D]. 李玉栋.南京师范大学 2016
[4]骗取贷款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探究[D]. 刘环宇.华东政法大学 2016
[5]试论骗取贷款罪的认定[D]. 赵楠楠.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2613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骗取贷款罪的概述
2.1 骗取贷款罪的立法背景
2.2 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2.2.1 犯罪客体
2.2.2 客观方面
2.2.3 犯罪主体
2.2.4 犯罪主观方面
2.3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关系
第三章 骗取贷款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滥用问题
3.1 欺骗因素论
3.2 唯数额论
3.3 唯结果论
3.3.1 信用风险
3.3.2 申请人提供不真实的申请贷款材料之欺骗行为
3.3.3 银行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乃至受贿、徇私枉法
第四章 全面从严把握定罪标准
4.1 从严把握数额标准
4.1.1 以贷还贷中己偿还的数额不能计入犯罪数额
4.1.2 案发前主动还本付息不宜作犯罪处理
4.2 穷尽民法救济手段
4.3 从犯罪性质判断骗取到贷款是否必然犯罪
4.4 处于金融风险不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著作、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犯罪检察实务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 孙全喜. 中国检察官. 2019(21)
[2]骗取贷款罪的适用问题和教义学解析[J]. 王新. 政治与法律. 2019(10)
[3]骗取贷款罪:反思与限定[J]. 郝川,欧阳文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信贷员冒名办理贷款行为性质分析[J]. 王保辉,李井忠,陈婷婷. 中国检察官. 2018(08)
[5]贷款诈骗罪担保条款解释适用研究[J]. 杨志琼. 法学论坛. 2018(01)
[6]保护法益视角下经济刑法的规制范围[J]. 王良顺. 政治与法律. 2017(06)
[7]骗取贷款罪司法争议问题研究[J]. 张苏. 中国检察官. 2017(08)
[8]骗取贷款罪的若干问题[J]. 林静. 法学杂志. 2017(02)
[9]使用虚假材料骗取贷款的行为定性[J]. 吴杰,张梅. 中国检察官. 2015(10)
[10]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J]. 何荣功. 中外法学. 2015(02)
硕士论文
[1]骗取贷款罪的疑难问题研究[D]. 高露露.山东大学 2019
[2]论骗取贷款罪的司法认定[D]. 孙楠.西北大学 2018
[3]论骗取贷款罪中的“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D]. 李玉栋.南京师范大学 2016
[4]骗取贷款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探究[D]. 刘环宇.华东政法大学 2016
[5]试论骗取贷款罪的认定[D]. 赵楠楠.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2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9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