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事视域下智能算法的应用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23 20:33
  就广泛受到学界关注的人工智能一事而言,智能算法是其成就及发展的必要条件。智能算法的应用与发展,归根结底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受到社会规范和惯例所影响,无法也不能摆脱人为的控制与监管。因而智能算法具有天然的缺陷,在刑事领域中,针对这些缺陷应采取原则确定和罪名适用并举的方式,进行规范与解决。在对其进行规范时,应当容许有一定的风险,并进行严格的责任分配。基于此,笔者重点探讨了刑事视域下智能算法的应用与反思。 

【文章来源】: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32(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良性算法,即目的和结果皆良性的算法。
    (2)目的不良的算法。
    (3)结果不良的算法。
1 问题的提出
    1.1 智能算法的相关概念
    1.2 智能算法应用的现状
        (1)自动驾驶领域。
        (2)智能医疗领域。
        (3)智能投顾领域。
2 智能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1 不透明性问题
        (1)商业秘密。
        (2)技术壁垒。
        (3)学科交叉。
    2.2 不公正性问题
    2.3 不精确性问题
    2.4 不全面性问题
        (1)政治领域。
        (2)商业领域。
        (3)刑事领域。
3 刑事视域下智能算法的规制措施
    3.1 规制智能算法的相关原则
        3.1.1 解释原则
        3.1.2 风险原则
        3.1.3 监督原则
        3.1.4 保留原则
    3.2 具体罪名的适用
4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领域的新挑战:人工智能的算法偏见[J]. 陈洪兵,陈禹衡.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人工智能犯罪的可归责主体探究[J]. 魏东.  理论探索. 2019(05)
[3]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J]. 刘艳红.  东方法学. 2019(05)
[4]人工智能推算技术中的平等权问题之探讨[J]. 徐琳.  法学评论. 2019(03)
[5]论人工智能行为法律因果关系认定[J]. 刘志强,方琨.  学术界. 2018(12)
[6]大数据侦查的法律控制[J]. 程雷.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
[7]从“代码即法律”到“法律即代码”——以区块链作为一种互联网监管技术为切入点[J]. 赵蕾,曹建峰.  科技与法律. 2018(05)
[8]互联网+人工智能全新时代的刑事风险与犯罪类型化分析[J]. 高铭暄,王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9)
[9]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法哲学思考[J]. 龙文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10]“智能投顾”的本质及规制路径[J]. 吴烨,叶林.  法学杂志. 2018(05)



本文编号:2995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95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7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