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几个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浅谈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的界限标准
发布时间:2021-03-22 01:19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救济分为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诉讼、仲裁以及其他公权力介入是公力救济,但面对现实社会各类复杂情形,公力救济往往难以及时、有效地实现个人正当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的场合,基于效率与成本的考量,权利人往往放弃公力救济途径,通过私人力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利行使就是一种私力救济的手段,本文试以几个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浅谈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的界限标准。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15)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产权利分离模式下财产罪法益的类型化研究[J]. 童德华,胡亚龙. 江汉论坛. 2016(08)
[2]无权处分与财产犯罪[J]. 张明楷. 人民检察. 2012(07)
[3]论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J]. 张明楷. 法商研究. 2005(05)
本文编号:3093753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15)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产权利分离模式下财产罪法益的类型化研究[J]. 童德华,胡亚龙. 江汉论坛. 2016(08)
[2]无权处分与财产犯罪[J]. 张明楷. 人民检察. 2012(07)
[3]论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J]. 张明楷. 法商研究. 2005(05)
本文编号:3093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09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