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刑法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2:15

  本文关键词: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刑法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P2P网络借贷是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P2P网络借贷平台就是一个促使借款人和贷款人达成网络借贷的信息中介平台。通过对P2P网络借贷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种借贷模式是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在运营过程中借贷主体参与比较广泛,而且这种借贷模式的交易方式高效简便,但是作为投资者的出借人也面临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局势。P2P网络借贷最早起源于英国,其形成和发展受益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我国的P2P网络借贷是一种舶来品,其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P2P网络借贷。根据两种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P2P网络借贷的模式分为两种。根据P2P网络借贷平台自身是否直接介入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双方债权债务关系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中介平台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根据是否引入担保机制为标准,我们可以将P2P网络借贷分为无担保模式和有担保模式。国外的P2P网络借贷形成和发展受益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而在我国并不发达市场经济背景下,受到社会信用系统不健全、金融引导监管不完善、社会融资供需失衡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许多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发展开始脱离其原来的发展轨道,超出了规定的信息中介服务范围,或多或少地介入实际交易,一些平台所从事的业务已经异化为金融业务,甚至涉嫌一系列违法犯罪问题,平台的性质已经不再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对于这种性质发生变化的P2P网络借贷,我们称为“异化”的P2P网络借贷。这些异化的P2P网络借贷主要表现为利用平台为自身或有关联借款人融资;平台设立资金池;平台自身为出借人提供担保等几个方面。在“异化”的P2P网络借贷中,网络借贷平台很容易引发提现困难、经营倒闭、携款跑路等问题,甚至一些平台还专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利用平台自融和违规设立资金池的过程中,存在以高额的收益为诱饵,承诺保本付息,违规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犯罪。具体来说,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这些犯罪行为造成大量投资者资金不能返还,同时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同时,在网络借贷过程中对贷款人的资金来源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审核,一些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这样的渠道来实施洗钱行为。从刑法的目的和刑罚的目的以及犯罪的概念角度看,我们有必要通过刑法的手段予以规制。但是,刑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保持谦抑性,只有在其他手段不能有效调节时再进行刑法干预。从另一角度看,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对于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投资需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P2P网络借贷中刑法规制的必要性和审慎性,正确认定各方主体不同的犯罪行为,从而达到惩治金融犯罪与鼓励金融创新之间的利益衡平。在P2P网络借贷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主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和洗钱罪。一些“异化”的平台将借款需求打着理财产品的幌子出售给投资人,进而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以及不合格借款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假借多个借款人名义在发布虚假借款信息,通过平台向不特定多数人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都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区分二者罪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非法占有的目的”的认定。对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认定,要求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综合案件事实予以分析论证。此外,一些出借人利用平台实施洗钱行为,可能涉嫌洗钱犯罪。刑法规制并不是目的,在正确认定网络借贷过程中各方主体不同犯罪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呼吁P2P行业加强行业自律,督促监管部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以更好的引导规范P2P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 刑法规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一、P2P网络借贷的理论概述11-21
  • (一)P2P网络借贷的概念11-12
  • (二)P2P网络借贷的特点12-14
  • (三)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历程14-16
  • (四)P2P网络借贷的诸种模式16-21
  •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异化及其危害21-27
  • (一)利用平台为自身或有关联借款人融资21-24
  • (二)平台设立资金池24-25
  • (三)平台自身为出借人提供担保25
  • (四)异化的P2P网络借贷产生的危害25-27
  • 三、P2P网络借贷中刑法规制的必要性和审慎性27-32
  • (一)刑法规制的必要性分析27-29
  • (二)刑法规制的审慎性分析29-32
  • 四、P2P网络借贷过程中所涉及犯罪的具体认定32-41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32-36
  • (二)集资诈骗罪的认定36-39
  • (三)洗钱罪的认定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作者简介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夏英;姜福晓;;数字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实现的困境与出路——基于P2P技术背景下美国音乐产业的实证分析[J];北方法学;2014年02期

2 马伟利;许井荣;;P2P网络借贷洗钱风险剖析及策略选择[J];中国金融电脑;2014年01期

3 张欣;;中国P2P小额信贷中介服务行业法律监管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4 武敬忠;;监管真空下:“P2P网贷平台”多风险易涉罪[J];人民公安;2014年10期

5 单彬彬;;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建议[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刘宇梅;;P2P网络借贷法律问题探讨[J];法治论坛;2013年01期

7 何国平;姚瑶;;P2P传输技术条件下的受众分析——以美剧《越狱》的收视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0期

8 彭江莱;;P2P网络信贷平台资金安全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31期

9 王怡;;中国P2P小额信贷企业的法律规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陈丽琴;;P2P交易法律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向阳;吴晓峰;;P2P网络中证书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4 蔡瑞媛;温小霓;;现代信用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靖;邓倩妮;;Segment Storage System:基于P2P的网络存储服务(英文)[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李红玉;覃海生;;P2P资源搜索算法概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晓玲;钟诚;李智;李锦;张尊国;;基于反馈选择的P2P网络搜索算法[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汤克明;王创伟;陈];;P2P模拟器的比较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伟;戴跃发;石东海;;P2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游寰臻;传统银行竞相涉水P2P网贷 野蛮疯长亟需监管跟进[N];通信信息报;2013年

2 记者 朱雪利;大鳄和小鱼共存的P2P[N];杭州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任晓;“国家队”P2P网贷评价体系发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曾颂;广州立根再贷款公司酝酿P2P 拓宽小贷再融资渠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新新贷副总裁 陈志飞;P2P网贷应尊重金融逻辑[N];农村金融时报;2013年

6 记者 高谈;P2P投资者连踩四雷 200多万被套[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敏捷;银行涉水网贷 P2P迎来“正规军”[N];海峡财经导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润珠;多家银行摩拳擦掌筹备P2P[N];民营经济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松壑;P2P网贷陷“链式危机” 投资者维权进退迷茫[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新金融记者 袁诚 实习生 张梦龙;P2P“非法集资”第一案追踪[N];新金融观察;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然;P2P网络借贷投资者的信息识别与行为偏差[D];清华大学;2014年

2 刘姗姗;基于P2P的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张冶江;主动P2P蠕虫的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曹旭斌;P2P在线借贷平台社会资本测量及作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杨磊;针对P2P节点不合作行为的信任与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卫东;单源P2P组播的系统安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孝男;移动P2P网络中基于方向搜索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向辉;P2P网络拓扑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曹佳;P2P组通讯的网络拓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盼;我国商业银行发展P2P的动因及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候亚美;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刘琦;P2P下载技术在网络应用中侵权问题的刑法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梦桥;P2P网络借贷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余嘉敏;网络借贷(P2P)平台的量化监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飞;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辽宁大学;2015年

7 颜宝成;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8 冯泽敏;中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李季;P2P网络借贷中第三方信任对借款成功率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艾丽淑;国内P2P网络借贷逾期率影响因素研究与社区网络构建建议[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刑法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17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