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防理论研究——以情景犯罪预防理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5-22 04:29
情景犯罪预防的增加犯罪难度、增大犯罪风险、减少犯罪收益、减少犯罪刺激、消除犯罪借口这五项策略在理论上都能应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防,但哪种策略最为有效有待大样本实证研究,而且任何预防策略都存在与犯罪分子博弈的动态过程。从宏观看,电信网络用户个体处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因为他们能够支配的情景预防资源最少,而电信网络服务商和相关企业更有责任积极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电信网络使用环境和便利的举报渠道。电信网络用户自我安全防范的重点,应该在于加强自身对社会工程学技术诈骗的防范,因为网络和软件技术手段在防范这类诈骗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我国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是造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泛滥的主要原因,应全面应用情景预防策略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个人信息从内部或外部被窃取。
【文章来源】: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防理论评介
二、情景犯罪预防理论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应用
(一)增加犯罪难度
(二)增大犯罪风险
(三)减少犯罪收益
(四)减少犯罪刺激和诱惑
(五)消除犯罪借口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司法管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实效考察[J]. 王洁.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0(01)
[2]加强敏感数据泄露防护 斩断电信网络诈骗源头[J]. 李贺. 金融电子化. 2016 (11)
[3]情境犯罪预防本体理论解读[J]. 崔海英. 净月学刊. 2014(06)
本文编号:3200985
【文章来源】: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防理论评介
二、情景犯罪预防理论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应用
(一)增加犯罪难度
(二)增大犯罪风险
(三)减少犯罪收益
(四)减少犯罪刺激和诱惑
(五)消除犯罪借口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司法管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实效考察[J]. 王洁.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0(01)
[2]加强敏感数据泄露防护 斩断电信网络诈骗源头[J]. 李贺. 金融电子化. 2016 (11)
[3]情境犯罪预防本体理论解读[J]. 崔海英. 净月学刊. 2014(06)
本文编号:3200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20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