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刑法保护对象生态利益之证成
发布时间:2021-07-19 12:43
当下我国刑法典将环境犯罪置于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在此种立法体系下,立法者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社会管理层面,未将生态利益进行法益化保护。以环境伦理和环境刑法法益的关系为逻辑进路,将生态利益作为刑法保护客体符合逻辑和目的上的自洽,具有文化上的融通性和意识理念上的继承性,是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向人类-生态中心主义环境观转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中国古代语境下"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继承。以生态利益作为环境刑法的保护对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样本案件数量省份分布柱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文明保障的刑法机制[J]. 焦艳鹏.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1)
[2]古代的环境保护策略及举措[J]. 冯为为. 节能与环保. 2017(11)
[3]环境伦理的嬗变与环境刑法的法益[J]. 帅清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2)
[4]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法律机制[J]. 吕忠梅. 中国法学. 2014(03)
[5]环境风险防控理念下我国环境刑法的调适[J]. 苏彩霞,邓文斌. 环境保护. 2014(10)
[6]但书、罪量与扒窃入罪[J]. 梁根林. 法学研究. 2013 (02)
[7]“天人合一”及其现代意义[J]. 徐诚,寿杨宾.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8]论元代大都地区的环境保护[J]. 孙冬虎.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2)
[9]论环境生态利益的刑法保护[J]. 陈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环境犯罪、环境刑法与生态利益[J]. 张健.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3290724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样本案件数量省份分布柱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文明保障的刑法机制[J]. 焦艳鹏.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1)
[2]古代的环境保护策略及举措[J]. 冯为为. 节能与环保. 2017(11)
[3]环境伦理的嬗变与环境刑法的法益[J]. 帅清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2)
[4]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法律机制[J]. 吕忠梅. 中国法学. 2014(03)
[5]环境风险防控理念下我国环境刑法的调适[J]. 苏彩霞,邓文斌. 环境保护. 2014(10)
[6]但书、罪量与扒窃入罪[J]. 梁根林. 法学研究. 2013 (02)
[7]“天人合一”及其现代意义[J]. 徐诚,寿杨宾.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8]论元代大都地区的环境保护[J]. 孙冬虎.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2)
[9]论环境生态利益的刑法保护[J]. 陈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环境犯罪、环境刑法与生态利益[J]. 张健.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3290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29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