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事案件的媒介景观—我国刑事案件报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10:16

  本文关键词:刑事案件的媒介景观—我国刑事案件报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一直被视为是“热血时刻”,媒体和法学家都心存“个案推动中国司法改革”的命题,媒体对后来邱兴华案、李昌奎案等刑事案件的报道都希冀着热血时刻的再一次到来。本文选取《法制日报》、《南方周末》和《新闻晨报》三种分别定位于宣传性机关报、精英知识分子、都市民众的报纸的框架呈现、叙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看其对刑事案件的呈现有何差异。此外,本文还分别选取了三家媒体共九编辑记者进行访谈,希望能够从权力实践的角度细致地勾勒记者刑事案件报道的影响性因素,同时对共四至五位刑法学学者、法治新闻领域学者和法官进行访谈,希冀归纳媒体在刑事案件报道中存在的不规范媒介行为,并对了解刑事案件报道中各种社会力量此消彼长的背后原因有所助益,同时也对促进媒体与司法良性关系的形成能更好地提出建议。最后,从内容分析、访谈分析和文献分析中总结出媒介在刑事案件报道中履行了何种功能。本研究发现,《法制日报》呈现较多的法律责任框架、宣传式的叙事模式,《南方周末》呈现较多的是冲突框架和司法质疑框架、故事+调查的叙事模式,《新闻晨报》呈现较多的是法律责任框架和冲突框架、故事式的叙事模式。另外,记者对刑事案件的报道受社会力量控制力量、消息来源的协商和互换等因素影响。最后,本文发现媒体在法治社会转型中起着提升司法体制透明度、促进形成问责制度和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的社会治理工具的作用,并对媒体如何更有责任地进行法治报道提出由法院和媒体共同主导建立一套以司法机关为主导、媒介自主规范为辅的法治报道机制。
【关键词】:刑事案件 框架理论 文本分析 《法制日报》 《南方周末》 《新闻晨报》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G2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38
  • 1.1 研究的动机和缘由9-10
  • 1.2 研究背景10-27
  • 1.2.1 司法改革的现状10-13
  • 1.2.2 传声筒还是新闻商品?13-14
  • 1.2.3 相关研究文献资料14-23
  • 1.2.4 理论23-26
  • 1.2.5 本文的创新点26-27
  • 1.3 研究设计27-38
  • 1.3.1 研究对象27-28
  • 1.3.2 研究问题28-30
  • 1.3.3 研究方法30-32
  • 1.3.4 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32-36
  • 1.3.5 内容分析框架编码的信度检验36-38
  • 2 《法制日报》、《南方周末》和《新闻晨报》的框架分析38-62
  • 2.1 基本资料分析38-39
  • 2.2 《法制日报》新闻文本资料分析39-46
  • 2.2.1《法制日报》的整体资料分析39-40
  • 2.2.2《法制日报》的主题和框架分析40-41
  • 2.2.3《法制日报》的消息来源的资料分析41-45
  • 2.2.4《法制日报》:法律责任框架为主45-46
  • 2.3 《南方周末》新闻文本资料分析46-54
  • 2.3.1《南方周末》的整体文本分析46-48
  • 2.3.2《南方周末》的主题和框架分析48-49
  • 2.3.3《南方周末》的消息来源的资料分析49-53
  • 2.3.4《南方周末》:冲突框架为主,司法质疑框架和道德评估框架并进53-54
  • 2.4 《新闻晨报》新闻文本资料分析54-62
  • 2.4.1《新闻晨报》整体文本分析54-56
  • 2.4.2《新闻晨报》的主题和框架分析56-57
  • 2.4.3 消息来源的资料分析57-60
  • 2.4.4《新闻晨报》:冲突框架为主,,法律/司法责任框架为辅60-62
  • 3 刑事案件报道的文本分析——以李某某案为例62-88
  • 3.1 新闻视角的差异62-67
  • 3.1.1《法制日报》:夹杂全知全能视角痕迹的纯客观叙述62-64
  • 3.1.2《南方周末》:多元视角的复合视角64-65
  • 3.1.3《新闻晨报》:人物限知视角65-67
  • 3.2 叙事主体的差异67-71
  • 3.2.1 作为代言人的《法制日报》67-68
  • 3.2.2 作为观察思考者的《南方周末》68-70
  • 3.2.3 作为见证记录者的《新闻晨报》70-71
  • 3.3 叙事结构的差异71-76
  • 3.3.1《法制日报》的宣传式叙事结构72-74
  • 3.3.2《南方周末》的调查+故事式叙事结构74-75
  • 3.3.3《新闻晨报》的故事式叙事结构75-76
  • 3.4 个案的框架建构与文本分析——以李某某案为例76-88
  • 3.4.1 资料呈现76-80
  • 3.4.2 文本分析:媒体对李某某案的建构80-85
  • 3.4.3 小结85-88
  • 4 权力场域视野下的刑事案件新闻生产88-110
  • 4.1 权力因素:宣传管理的逻辑89-91
  • 4.1.1 法律法规的规制89-90
  • 4.1.2 宣传政策的管理90-91
  • 4.2 媒介组织:新闻选择和行业逻辑的冲突91-97
  • 4.3 消息来源:利益、资源和话语的协商97-104
  • 4.4 作为普通人和个体的记者104-110
  • 4.4.1 个人职业付出与回报104-106
  • 4.4.2 法律背景对记者从事刑事案件报道的影响106-107
  • 4.4.3 缺乏法治新闻的操作共识107-110
  • 5 刑事案件报道的现状、困境和应对110-133
  • 5.1 刑事案件报道的现状图景110-114
  • 5.1.1 三种类型报纸的不同报道框架110-111
  • 5.1.2 三种类型报纸的不同叙事模式111-112
  • 5.1.3 权力视野下的刑事案件新闻生产112-114
  • 5.2 媒介差异化、政治意志和司法改革视野下的刑事案件报道114-121
  • 5.2.1 政治意志渗透下的刑事案件报道115-118
  • 5.2.2 媒介差异化下的刑事案件报道118-120
  • 5.2.3 政治、法律力量的在场与司法理念的缺席120-121
  • 5.3 刑事案件报道的困境121-126
  • 5.3.1 传播内容上的题材背离121-122
  • 5.3.2 消息来源上的话语失衡122-124
  • 5.3.3 刑事案件职业操作共识的匮乏124-125
  • 5.3.4 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干扰125-126
  • 5.4 刑事案件报道中媒体的功能和角色期待126-133
  • 5.4.1 作为社会治理和提供民众法律素养工具的传媒128-131
  • 5.4.2 法治新闻报道的新图景131-133
  • 6 结语133-140
  • 6.1 要解决的问题和结论133-138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138-140
  • 注释140-147
  • 参考文献147-151
  • 附录一 访谈人员151
  • 附录二 访谈大纲151-153
  • 附录三 操作编码表153-15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154-155
  • 致谢1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保卫;;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互动[J];当代传播;2008年06期

2 江平;建立法治新闻宣传的制度性框架[J];中国司法;2004年08期

3 彭海青;;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推进之路——由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所引发的思考[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4 胡菡菡;;权利-权力制衡理论范式的形成——媒体与司法关系研究(1993-2009)述评[J];国际新闻界;2009年11期

5 高军,钟才君;中国公法文化传统的现代改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张树剑;;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和平衡[J];国际新闻界;2008年10期

7 陈宁;杨春;;犯罪新闻中的潜暴力书写——兼论新媒体语境下传播伦理的转向[J];当代传播;2013年01期

8 莫娟,刘桂瑶;深化法制报道 彰显法理尊严——浅谈法制报道和违法犯罪新闻中的一些问题[J];当代传播;2001年05期

9 赵秉志;王俊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刑法立法[J];河北法学;2008年11期

10 李立景;;犯罪新闻娱乐化解构——法学与传播学双重视角的批判性解读[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卉;[N];检察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斌 见习记者 王开广;[N];法制日报;2014年

3 烨泉;[N];法制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明洁;叙述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晓燕;犯罪新闻中的女性再现与受众诠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百党;关于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影响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刑事案件的媒介景观—我国刑事案件报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30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