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自杀行为刑法定性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参与自杀行为刑法定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参与自杀行为在目前我国的刑法典中并未做明确规定,只是以“故意杀人罪”对其进行抽象性地规范,但能否将参与自杀行为囊括在故意杀人罪的规范范围中仍是不确定的。我国司法实践的做法也是以故意杀人罪对参与自杀的行为人进行处罚,处罚的前提是认为自杀具有违法性,只是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处罚自杀者欠缺合理性和必要性,故不对自杀者进行处罚。但有学者据此指出,以故意杀人罪对参与自杀的行为人进行定罪量刑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有类推适用的嫌疑。所以,这引出了自杀的性质如何界定、参与自杀行为的性质如何界定及是否具有可罚性等问题。讨论参与自杀行为的刑法定性问题,前提是对自杀这一行为的性质进行明确。首先,本文从自杀行为的认定出发,从客观方面、主观方面、自愿性三个方面严格认定了自杀的成立标准。只有先界定了自杀这一行为,才可在此基础上讨论自杀性质的理论分歧,本人认同自杀属法外空问说的观点,认为自杀应是除合法、违法之外的法律不予置评的“灰色领域”,并对其正当性和优势之处进行了论证。其次,本文对参与自杀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分别进行了阐述,认为参与自杀行为只包括教唆自杀和帮助自杀两种行为,并对参与自杀行为与嘱托杀人行为、引起自杀行为进行了区分。基于上述内容的论证,本文随后在否定共犯从属性说的基础之上,对参与自杀行为的可罚性问题进行了否证。最后,本文对与参与自杀相关的相约自杀、欺骗自杀、胁迫自杀、放任自杀问题,运用法外空间说和自杀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解释分析,以期能为司法实践中实质判断“自杀”与“他杀”提供参考。
【关键词】:参与自杀 嘱托杀人 法外空间说 可罚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导论10-12
- 第一章 参与自杀行为刑法定性问题的提出12-15
- 第二章 自杀行为与自杀性质的界定15-26
- 一、自杀行为的认定15-17
- (一) 主观方面15-17
- (二) 客观方面17
- 二、自杀性质的理论分歧17-21
- (一) 自杀违法性说17-19
- (二) 自杀合法性说19-20
- (三) 法外空间说20-21
- 三、自杀性质的界定:法外空间说的提倡21-26
- (一) 法外空间说的正当性21-24
- (二) 法外空间说的优势24-26
- 第三章 参与自杀行为概论26-33
- 一、参与自杀行为的内涵26-28
- (一) 教唆他人自杀行为26-27
- (二) 帮助他人自杀行为27-28
- 二、参与自杀行为的外延28-33
- (一) 参与自杀行为与嘱托杀人行为的区分28-31
- (二) 参与自杀行为与引起自杀行为的区分31-33
- 第四章 参与自杀行为可罚性的否证33-37
- 一、对共犯从属性说的否定33-34
- 二、参与自杀行为可罚性的否证34-37
- 第五章 参与自杀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37-44
- 一、相约自杀37-38
- 二、欺骗自杀38-40
- 三、胁迫自杀40-41
- 四、放任自杀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附件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成;韩东云;;浅论当代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2 颜国伟;王小勤;;警察被诱协助型自杀问题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汪堂家;;自杀行为的初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90年02期
4 张胜康;;论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因素[J];青年探索;2011年05期
5 刘红;;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6 孙传钊;;也谈自杀行为的初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90年04期
7 戴小力;;青年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及防治[J];青年研究;1990年05期
8 刘贤臣,王均乐;日本青少年的自杀行为[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5年01期
9 俞义年,毛德选;青年人自杀行为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1999年04期
10 姚月红;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J];青年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1987——1991年上海闸北区有自杀行为老人调查分析[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2 徐东;;重复与初次自杀行为者相关问题比较[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况伟宏;王文骁;韩布新;;灾难性事件后老年人自杀行为的状况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金蓉;蒋明;;110报警自杀案例的分析及干预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佟子林;辛芳芳;;关注情绪障碍 应对自杀行为[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鸿云;吴增强;邓伟;杨佐廷;朱大倩;黄玉梅;;中小学生自杀行为预防性干预的对照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高鸿云;朱大倩;黄玉梅;吴增强;杨佐廷;邓伟;;中小学生自杀行为预防性干预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厉洁;肖水源;周亮;;儿童期受虐史与成人期自杀行为[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9 徐东;李献云;安静;张亚利;梁红;童永胜;王绍礼;杨甫德;张学立;曹孔敬;许永臣;;需要人群自杀行为风险评估工具的初步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单怀海;李国瑞;李正云;;65例学生自杀行为原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崔立新;高校将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干预[N];中国人口报;2004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自杀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N];法治快报;2004年
3 蒲昭和;如何预防和控制自杀行为的发生?[N];四川科技报;2000年
4 张志鹏;宗教禁忌对自杀行为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记者 郑灵巧 通讯员 马彦明;爱心是有效减少自杀行为良药[N];健康报;2012年
6 汪智慧;怎样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杨堤林;儿童厌世 究其原因[N];保健时报;2004年
8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史克栋;机械故障还是自杀行为[N];人民日报;2002年
9 杨立新;自杀致害他人也侵权[N];检察日报;2004年
10 赵宏;压力是自杀的温床[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芳;大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交互网络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江源;人际需求损害和正情绪功能对青年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周锐;农村青年自杀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淑婷;帮助自杀的刑法规制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2 薛文超;引起自杀行为的刑法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黄雪涛;教唆、帮助自杀行为定性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4 张科新;参与自杀的可罚性探析[D];山东大学;2015年
5 刘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态性(Val66Met)与自杀行为的关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潇;参与自杀行为刑法定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奚燕云;教唆、帮助自杀行为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李光友;心理社会因素与中专学生自杀行为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9 易尚辉;湖南省中学生自杀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周小燕;拉祜族和纳西族自杀行为的跨文化心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参与自杀行为刑法定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3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