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窃型盗窃罪疑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5:06
本文关键词:扒窃型盗窃罪疑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迈进21世纪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盗窃现象也夹缝中日益频繁的出现并且呈现出手段多样化、分工愈发精细的特点,其中,让人谈虎色变的莫过于扒窃。为了构建和完善法治社会,维护公共秩序的安定以及公共场所的秩序井然,我国决定对扒窃这一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2011年我国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进行了诸多方面的修改,其中包括了盗窃罪的相关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和详尽的表述,将扒窃行为直接独立入罪,既没有一般财产性犯罪对数额的规定,也没有对扒窃次数的相关规定,上述举措对日后在司法实践中打击气焰嚣张的扒窃犯罪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针对近几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扒窃定罪量刑引发的各种争议问题,笔者试图从扒窃的概念与特征着手展开论述,着重对扒窃行为具体判断标准问题、扒窃行为定罪标准的具体认定问题、扒窃型盗窃罪犯罪形态的具体认定等疑难问题进行探究,最后通过总结概括出扒窃入罪需要满足的条件,为认定某一扒窃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提供参考。
【关键词】:扒窃型盗窃罪 随身携带 空间 刑法“但书”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7
- 一、扒窃的概述7-10
- (一)扒窃的概念和特征7-9
- 1、扒窃的概念7
- 2、扒窃的特征7-9
- (二)扒窃的类型9-10
- 1、直接扒窃与间接扒窃9
- 2、单独扒窃、共同扒窃与团体扒窃9-10
- 二、扒窃行为具体判断标准问题10-14
- (一)对“随身携带的物品”的理解10-12
- (二)对扒窃场所的把握12-14
- (三)非暴力以及相对秘密性的界定14
- 三、扒窃行为定罪标准的具体认定问题14-18
- (一)扒窃数额、次数与扒窃行为定罪的关系14-16
- (二)刑法“但书”规定与扒窃行为定罪的关系16-17
- (三)入罪的是“扒窃”还是“携带凶器扒窃”17-18
- 四、扒窃型盗窃罪犯罪停止形态的具体认定问题18-23
- (一)扒窃型盗窃罪的既遂18-20
- 1、关于扒窃型盗窃罪既遂标准的认定问题18-19
- 2、笔者赞同结果说19-20
- (二)扒窃型盗窃罪的未遂20-21
- 1、扒窃型盗窃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理论争议问题20
- 2、笔者观点20-21
- (三)扒窃型盗窃罪的犯罪预备21-23
- 1、扒窃预备的认定21
- 2、扒窃预备的表现21-23
- 结语23-25
- 注释25-27
- 参考文献27-30
- 致谢30-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昭武;;扒窃入罪:反思与限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建飞;盗窃罪中扒窃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陈倩;扒窃型盗窃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扒窃型盗窃罪疑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4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