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农业科技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21:10
  当前,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正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但也有少数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工作之便施行了违法行为。其行为一方面造成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损失,损害了国家利益;另一方面造成了国家对农业人才培养投入的流失,更是对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阻碍和破坏。对违法者个人来说也失去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分析研究农业科技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生成的机理,寻找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之策,以期把农业科技人员职务犯罪行为消减到最小化。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2019,44(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农业科技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1.1 行为人主体特征
    1.2 行为方式特征
    1.3 行为后果特征
    1.4 行为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特征
2 农业科技人员职务犯罪的成因
    2.1 动力性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
        2.1.1 不合理的需要是农业科技人员违法犯罪的根源
        2.1.2 动机偏离是农业科技人员违法犯罪的直接动力
    2.2 调节性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
        2.2.1 私欲膨胀、心理失衡使个体在他向意义上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2.2.2 意志薄弱使个体在他向意义上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2.3 罪责感差、法律意识淡薄使个体在他向意义上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2.3 条件性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导原因
        2.3.1 科研管理制度缺陷提供了犯罪机会
        2.3.2 权利缺少制衡和监督加剧了贪欲心理
3 农业科技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措施
    3.1 重视道德法纪意识的培养, 增强农业科技人员的自律性
        3.1.1 倡导道德的固本作用
        3.1.2 强化法律的规范作用
    3.2 规范农业科研管理, 减少滋生腐败的机会
        3.2.1 规范透明项目审批评审环节
        3.2.2 行使科研经费预算及使用过程监管机制
        3.2.3 建立农业科技人员合理的工资补偿机制
    3.3 实行科研腐败事后追责机制, 增大违法成本
        3.3.1 建立科研项目诚信机制
        3.3.2 实施科研腐败的事后追责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生态中的“温水煮青蛙效应”和“破窗效应”及其应对[J]. 庄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2]廉政风险视角下的科研腐败与治理研究[J]. 张国兵.  中国高校科技. 2016(08)
[3]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J]. 陈和华.  法学. 2013(08)
[4]浅议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制度建设[J]. 杨中艳.  科技信息. 2013(20)
[5]法治的人性基础[J]. 曾竞.  理论月刊. 2012(02)
[6]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思考[J]. 单柳迎,阳德华.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7]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水平分析[J]. 王启现,许世卫,李志强,刘自杰.  农业科技管理. 2006(06)



本文编号:3472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472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d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