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主观与客观的辨析——以“借虎杀妻”案为素材
发布时间:2022-01-15 05:08
刑法理论和实践中分析具体案例时,常常要面对主客观的争议,从刑法的基本立场来说,厘清二者的具体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客观主义立场,应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境、行为人和被害人的特殊情形综合判断,同时也要规避机械的客观主义思维,此时考虑的主观认知,是作为判断对象的一个要件,而不是作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
【文章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缘起
(一)“借虎杀妻”案情简介
(二)案件定性的观点展示
(三)案件的主要争议点
二、厘清主客观争议所在
(一)主客观争议的类型
(二)真正的主客观之争
(三)摒弃机械的客观主义思维
三、因果关系理论与客观归责理论
(一)坚持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原理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批判性分析
四、先行行为不作为犯罪与自我答责理论
(一)先行行为不应当仅限于违法行为
(二)严格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的适用条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初步考察[J]. 劳东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2]事实判断与规范归责: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的功能界分[J]. 孙运梁. 法学论坛. 2013(01)
[3]刑法中的自我答责[J]. 冯军. 中国法学. 2006(03)
[4]也谈正确认识和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J]. 杨兴培,陆全平. 政法论坛. 2000(05)
本文编号:3589962
【文章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缘起
(一)“借虎杀妻”案情简介
(二)案件定性的观点展示
(三)案件的主要争议点
二、厘清主客观争议所在
(一)主客观争议的类型
(二)真正的主客观之争
(三)摒弃机械的客观主义思维
三、因果关系理论与客观归责理论
(一)坚持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原理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批判性分析
四、先行行为不作为犯罪与自我答责理论
(一)先行行为不应当仅限于违法行为
(二)严格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的适用条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初步考察[J]. 劳东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2]事实判断与规范归责: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的功能界分[J]. 孙运梁. 法学论坛. 2013(01)
[3]刑法中的自我答责[J]. 冯军. 中国法学. 2006(03)
[4]也谈正确认识和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J]. 杨兴培,陆全平. 政法论坛. 2000(05)
本文编号:3589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58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