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积极刑法立法观下刑法谦抑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2-14 13:32
  在当代法治国家,刑法谦抑性及其价值蕴含及宣扬的理念和精神已成共识。但在我国近二十年的立法实践中,我国以平均每一年半一部刑法修正案的速度、以共九部刑法修正案的数量不断地实现着我国刑法犯罪化的进程。以《刑法修正案(九)》为例,为了应对近年以来频发的恐怖活动增加了一系列有关恐怖活动的犯罪,如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等;为了响应社会诉求,增设了考试作弊类犯罪,如组织考试作弊罪、代替考试罪等;为了打击日益严重的“医闹”现象,增加了对聚众医闹入刑等等。许多学者认为这一现象是对刑法谦抑性的挑战和冲击。本文第一章论述了我国近年来刑事立法的特征及表现。文章首先介绍了刑法修正案(一)至(十)的主要内容,非常直观的展现了我国近20年来刑法修改的内容,体现出为了实现保护公权力的目标,刑法正不断地缩小公民权利的范围,通过新增各种犯罪情节,以实现扩大国家刑罚权和对制约公民权利的目标。但这一趋势的形成有其时代背景,对这一背景进行分析,提出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修改刑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立法趋势。之后,通过对日本的立法趋势考察,分析其立法变迁和学界...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积极刑法立法观在刑事领域的特征和体现
    第一节 1997年至今我国刑法立法的特征及表现
        一、我国刑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刑法修改体现的立法特点
        三、学界对我国刑法立法的评价
    第二节 我国刑法修改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高速转型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治理观念发生转变
        三、绿色刑法立法观的确立
    第三节 日本刑事立法趋势考察
        一、日本刑事立法的特点
        二、日本刑事立法趋向的评价
第二章 刑法谦抑性基本理论探究
    第一节 刑法谦抑性的概念
        一、刑法谦抑性的内涵
        二、刑法谦抑性的价值蕴含
        三、学界对刑法谦抑性的理解
    第二节 新立法观下刑法谦抑性的再思考
        一、坚持刑法谦抑原则的必要性
        二、刑法谦抑性内涵的新理解
第三章 新型刑法谦抑理论下刑法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宏观角度看刑法发展方向
        一、重新塑造现代化的刑法理念
        二、科学界定民事法、行政法与刑法的边界
        三、坚持统一的刑法典模式
    第二节 微观角度谈刑法发展方向
        一、限制预备行为正犯化立法
        二、增设适当规模的轻罪
        三、限制兜底条款的规定和适用
        四、人工智能类犯罪的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象征性立法对刑法功能的损害——二十年来中国刑事立法总评[J]. 刘艳红.  政治与法律. 2017(03)
[2]风险社会背景下刑事政策变化和刑法机能的发展研究[J]. 贾元.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6)
[3]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J]. 周光权.  法学研究. 2016(04)
[4]刑事立法活性化与刑法理念的转变[J]. 程红,吴荣富.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04)
[5]《刑法修正案(九)》立法理念探寻与评析[J]. 高铭暄,李彦峰.  法治研究. 2016(02)
[6]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J]. 周光权.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3)
[7]违法相对性理论的崩溃——对刑法前置化立法倾向的一种批评[J]. 孙万怀.  政治与法律. 2016(03)
[8]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 刘宪权.  法学评论. 2016(01)
[9]环境犯罪刑事治理早期化之反对[J]. 刘艳红.  政治与法律. 2015(07)
[10]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违法判断的相对性[J]. 王昭武.  中外法学. 2015(01)

博士论文
[1]刑法谦抑实现论纲[D]. 吴富丽.吉林大学 2007
[2]论刑罚轻缓化[D]. 黄华生.中国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预备行为实行化研究[D]. 程虹.扬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24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624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5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