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归责基础的规范理解
发布时间:2022-07-19 11:31
客观因果以及主观意图仅仅描述了共同归责的各种实然前提,并不能为应然的共同归责提供充分根据;对存在论要素的种种规范化努力则可能既背离了存在论的立场,又扭曲了规范论的本意。学界因此提出了诸多纯粹的规范化路径。遗憾的是,这些路径不仅没有确立真正的归责基础,反而使原本潜藏于存在论路径中的启示更显混沌。应当回到一般归责理论的出发点,即自由律对因果律的超越寻求共同归责的规范基础。如果以自由为中心规范性地理解共同犯罪,就会发现共同犯罪是一种归责形态,只有当数人任意地行使自己的行为自由,共同妨害了他人的自由时,才是可共同归责的。换言之,共同犯罪人在规范上表达了共同塑造构成要件之实现的意义,所以构成要件的实现要归责于全体共同犯罪人。
【文章页数】:2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归责视野下共同犯罪的区分制与单一制[J]. 何庆仁. 法学研究. 2016(03)
[2]共犯论中的直接—间接模式之批判——兼及共犯论的方法论基础[J]. 何庆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5)
[3]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 张明楷. 法学研究. 2014(03)
[4]论正犯理论的客观实质化[J]. 刘艳红. 中国法学. 2011(04)
[5]刑法中的自我答责[J]. 冯军. 中国法学. 2006(03)
[6]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J]. 陈兴良. 法学研究. 2006(02)
本文编号:3663338
【文章页数】:2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归责视野下共同犯罪的区分制与单一制[J]. 何庆仁. 法学研究. 2016(03)
[2]共犯论中的直接—间接模式之批判——兼及共犯论的方法论基础[J]. 何庆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5)
[3]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 张明楷. 法学研究. 2014(03)
[4]论正犯理论的客观实质化[J]. 刘艳红. 中国法学. 2011(04)
[5]刑法中的自我答责[J]. 冯军. 中国法学. 2006(03)
[6]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J]. 陈兴良. 法学研究. 2006(02)
本文编号:3663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66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