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常见类型与证据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14:43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一般被分为利益诱惑型、虚构危险型、利用疏忽型、虚假恐吓型和其他型等五种类型。独特的构成要件、规范的证据形式和严谨的证据体系构成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标准。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概念
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常见类型
(一)利益诱惑(贪利)型电信网络诈骗
(二)虚构危险(避险)型电信网络诈骗
(三)利用疏忽(疏忽)型电信网络诈骗
(四)虚假恐吓(惊吓)型电信网络诈骗
(五)其他型电信网络诈骗
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标准
(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嫌的刑法罪名
(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形式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1)受害人的基本情况:
(2)受害人被侵害时接听诈骗电话的情况:
(3)具体的通话内容:
(4)被害人被骗款转账的情况:
5.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1)组织策划犯罪嫌疑人:
(2)拨打诈骗电话组犯罪嫌疑人:
(3)银行卡开卡、收卡组犯罪嫌疑人:
(4)取款组犯罪嫌疑人:
(5)网络技术支持组犯罪嫌疑人:
(6)后勤保障犯罪嫌疑人:
6.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7.鉴定意见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体系
1.证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存在的证据
2.证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的证据
3.证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据
(1)通过询问被害经过进行认定
(2)通过作案工具、作案银行卡等实物认定
(3)通过纸质材料(书证)认定
(4)通过关联的视听资料认定
(5)通过关联的电子证据认定
(6)通过同伙的证言佐证
4.证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证据
(1)个人身份证据:
(2)前科劣迹证据:
5.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证据
6.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证据
7.证明犯罪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情节的证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形势下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探析[J]. 吴凌敏,刘少华. 大学. 2021(42)
[2]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析及打防对策研究[J]. 陶增强,毕志杰,鲁志毅. 法制与社会. 2020(29)
硕士论文
[1]新昌县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研究[D]. 刘娟.西北师范大学 2021
[2]农行兰州分行客户电信网络诈骗风险管理研究[D]. 张哲诚.兰州大学 2021
[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研究[D]. 张璐.广西师范大学 2020
本文编号:366764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概念
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常见类型
(一)利益诱惑(贪利)型电信网络诈骗
(二)虚构危险(避险)型电信网络诈骗
(三)利用疏忽(疏忽)型电信网络诈骗
(四)虚假恐吓(惊吓)型电信网络诈骗
(五)其他型电信网络诈骗
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标准
(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嫌的刑法罪名
(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形式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1)受害人的基本情况:
(2)受害人被侵害时接听诈骗电话的情况:
(3)具体的通话内容:
(4)被害人被骗款转账的情况:
5.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1)组织策划犯罪嫌疑人:
(2)拨打诈骗电话组犯罪嫌疑人:
(3)银行卡开卡、收卡组犯罪嫌疑人:
(4)取款组犯罪嫌疑人:
(5)网络技术支持组犯罪嫌疑人:
(6)后勤保障犯罪嫌疑人:
6.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7.鉴定意见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体系
1.证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存在的证据
2.证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的证据
3.证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据
(1)通过询问被害经过进行认定
(2)通过作案工具、作案银行卡等实物认定
(3)通过纸质材料(书证)认定
(4)通过关联的视听资料认定
(5)通过关联的电子证据认定
(6)通过同伙的证言佐证
4.证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证据
(1)个人身份证据:
(2)前科劣迹证据:
5.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证据
6.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证据
7.证明犯罪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情节的证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形势下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探析[J]. 吴凌敏,刘少华. 大学. 2021(42)
[2]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析及打防对策研究[J]. 陶增强,毕志杰,鲁志毅. 法制与社会. 2020(29)
硕士论文
[1]新昌县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研究[D]. 刘娟.西北师范大学 2021
[2]农行兰州分行客户电信网络诈骗风险管理研究[D]. 张哲诚.兰州大学 2021
[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研究[D]. 张璐.广西师范大学 2020
本文编号:3667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66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