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参与自杀的可罚性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16 20:25

  本文关键词:参与自杀的可罚性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纵观古今中外,自杀并不鲜见。古有屈原国破自沉,项羽兵败自刎;发展到当今世界,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各国自杀死亡率也日益增长。文章从自杀的法律评价入手,着重探讨参与自杀行为的可罚性及其入罪途径。第一部分是对参与自杀行为的界定。通过对参与自杀行为的“参与”和“自杀”两个要素的分析,从行为对象,主观表现和客观表现三个方面对参与自杀的特征进行界定。参与自杀行为根据其行为方式的不同分为教唆自杀和帮助自杀,与其他自杀相关行为在主客观方面存在差别。第二部分是从社会危害性和对伦理规范的违反两个角度讨论参与自杀行为的应罚性。第三部是参与自杀行为定罪的各方学说与评价。认为参与自杀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可以直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观点;认为被害人是行为人达到目标的工具,作为间接正犯定罪的理论;认为教唆行为产生不作为义务的不作为理论;随着刑法发展失去理论根据的类比推理理论;以及共犯理论。第四部分对共犯理论入罪途径进行分析。首先明确我国现行的共犯立法模式是区分制。在此立法前提下,自杀行为同参与自杀符合我国刑法25条规定的“共同犯罪”的概念;根据共犯从属说,参与自杀与自杀行为在构成要件的该当性和违法性方面存在从属性,构成共犯与正犯关系;肯定混合惹起说,认定自杀参与者的不法性。
【关键词】:参与自杀 限制从属 混合惹起说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4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言10-11
  • 一、参与自杀行为的界定11-19
  • (一) 参与自杀行为的概念11-13
  • 1. 行为对象11-12
  • 2. 主观故意12
  • 3. 客观表现12-13
  • (二) 参与自杀行为的分类13-15
  • 1. 教唆自杀行为13-14
  • 2. 帮助自杀行为14-15
  • (三) 参与自杀与自杀相关行为的区分15-19
  • 1. 参与自杀与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15-17
  • 2. 参与自杀与受嘱托杀人17-19
  • 二、参与自杀行为的法律评价19-22
  • (一) 自杀行为的法律评价19-20
  • (二) 参与自杀行为的可罚性20-22
  • 三、参与自杀行为的入罪途径争议22-25
  • (一) 直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22
  • (二) 间接正犯理论22-23
  • (三) 类推理论23
  • (四) 不作为犯罪理论23-24
  • (五) 共犯理论24-25
  • 四、我国现行立法模式下的入罪途径25-30
  • (一) 我国共犯立法模式25-26
  • (二) 参与共犯理论入罪途径26-30
  • 1. 自杀与自杀参与行为是共同犯罪26-27
  • 2. 共犯的本质27-28
  • 3. 自杀参与行为的处罚根据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谢辞33-3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贵松;;自杀问题的国家立场[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2 张永红;吴茵;;教唆自杀新论[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3 王钢;;自杀行为违法性之否定——与钱叶六博士商榷[J];清华法学;2013年03期

4 陈兴良;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行为之定性研究——邵建国案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参与自杀的可罚性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1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