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盗窃犯罪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3:04
本文关键词:网络盗窃犯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不断滋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犯罪。特别是网络盗窃犯罪,作为一种传统犯罪在网络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在网络中的蔓延,成为基于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犯罪现象,并已对网络安全、网民利益、国家集体财产造成持续的损害,负面影响极大。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网络盗窃犯罪进行了探讨,在引用各种典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盗窃犯罪的概念、特点、类型及成因,探索了网络盗窃犯罪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第一章介绍网络盗窃犯罪概况。一是对网络盗窃的概念作出界定,说明网络盗窃与传统盗窃行为在作案手段及工具使用上的差别;二是对网络盗窃犯罪的主要类型作分类描述,归纳了当前网络盗窃犯罪中常见的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盗窃、盗用网上服务、网络平台虚拟财产盗窃、“网络钓鱼”实施盗窃四种突出盗窃行为,并借助于国内一些主要案例、网络财产侵害案件予以例证;三是对网络盗窃犯罪的构成要件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揭示网络盗窃犯罪的内在规律和外向表现,为预防网络盗窃犯罪提供更准确的切入点。 第二章对我国网络盗窃犯罪的成因进行探讨。一是对网络盗窃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作一定分析,从主观方面阐述网络盗窃犯罪人的个人心理状况,立足于从人的因素找出该类犯罪产生、发展的根源;二是从客观上对网络盗窃犯罪的成因进行剖析,包括网络系统的脆弱性、被害人的疏于防范、针对网络盗窃犯罪的惩戒机制的不足以及网络监察监管的疏漏等。 第三章是对网络盗窃犯罪防治的对策研究。本章应对前两章中的研究分析,并以之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期构建立体的网络盗窃犯罪防治体系。一是加强网民的道德教育,树立健康积极的网络道德规范,要对网民培养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网络观念教育,使他们自觉抵制、不参与网络盗窃犯罪行为;二是提升网络技术安全保障,以网络安全技术更新,来提高对网络盗窃的防范力度;三是网民在计算机联网使用时的自我防范,网民需要加强网络安全自我防范意识,时时巩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网络盗窃的侵犯;四是完善网络法制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并从设立网络安全法角度提出了建议;五是提升网络专管队伍的安全监察能力,加强网警队伍建设、网络报警功能开发、虚拟社会管控力度,为进一步打击和防范网络盗窃犯罪做好工作基础。
【关键词】:网络 盗窃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1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导言11-13
- 第一章 网络盗窃犯罪概说13-22
- 第一节 网络盗窃犯罪的概念13
- 第二节 网络盗窃犯罪的常见类型13-17
- 一、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盗窃14-15
- 二、盗用网上服务15
- 三、网络平台虚拟财产盗窃15-16
- 四、“网络钓鱼”实施盗窃16-17
- 第三节 网络盗窃犯罪的特征17-22
- 一、网络盗窃犯罪的构成要件17-18
- 二、网络盗窃犯罪的特征18-22
- 第二章 网络盗窃犯罪的成因分析22-31
- 第一节 网络盗窃犯罪人的犯罪心理22-24
- 一、贪财趋利心理22-23
- 二、侥幸蒙混心理23
- 三、自负好强心理23-24
- 四、自我放纵心理24
- 第二节 网络系统的脆弱性24-27
- 一、网络电子数据交互安全性问题24-25
- 二、网络系统技术发展滞后问题25
- 三、网络系统软件安全防范问题25
- 四、网络电子银行系统的不完善问题25-27
- 第三节 网络盗窃被害人的疏于防范27-28
- 一、网民对杀毒、防毒软件重视不够27
- 二、部分网络银行客户的自我防范意识较差27
- 三、被害人轻易相信网友27
- 四、网民浏览不良网站27-28
- 第四节 惩治网络盗窃犯罪立法保障的滞后28-29
- 一、缺乏系统性的网络安全法律28
- 二、针对性对犯罪行为惩治过轻28-29
- 第五节 网络侦查监管力度不强29-31
- 一、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29
- 二、网络侦查技术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9-30
- 三、缺乏现代化数据信息挖掘分析装备30-31
- 第三章 网络盗窃犯罪的防治对策31-44
- 第一节 加强网民道德教育31-33
- 一、要倡导网络文明新风32
- 二、加强网络行为道德教育32
- 三、树立网络伦理观32-33
- 四、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33
- 第二节 加强网络技术防范建设33-34
- 一、升级网络防火墙(Firewall)技术33-34
- 二、提升网络银行数据加密技术34
- 三、改进网络通信协议34
- 四、普及正版软件、程序34
- 第三节 加强网络应用的个人自防34-38
- 一、杀(防)毒软件不可少34-35
- 二、个人防火墙不可替代35-36
- 三、分类设置密码并使密码设置尽可能复杂36
- 四、慎对来路不明的软件及邮件36
- 五、谨防“网络钓鱼”36-37
- 六、选择安全的上网方式和地点37
- 七、防范间谍软件37
- 八、不要随意浏览黑客网站、色情网站37-38
- 第四节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38-41
- 一、制定专门的《网络安全法》38-39
- 二、增设针对性的资格刑39
- 三、加紧制定电子证据法39-41
- 四、明确案件管辖基本准则41
- 第五节 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力度41-44
- 一、筹建一支高素质的电脑人才队伍41-42
- 二、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42
- 三、建立完善“网上110”预防打击体系42
- 四、实现网络管控由网上向网下延伸42-43
- 五、构建联动机制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8-49
- 后记49-5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亚平;;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盗窃罪对象之探讨[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继荣;网络盗窃既遂的认定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晶;网络盗窃犯罪刑法规制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王龙国;网络钓鱼与刑法规制的完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杨柳;孟动、何立康网络盗窃案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盗窃犯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