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脱离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2 17:36
共同犯罪素来被众多学者称之为“绝望之章”。从共犯的成立到犯罪既遂结果的发生,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由于人数众多,分工复杂,可能有人中途加入,壮大犯罪关系,也可能有人中途退出,削弱犯罪关系。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形——共犯脱离,因充满争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共犯脱离制度缘起于共犯中止,其设立的初衷是救济中止理论的不足,但随着学者不断地深入研究探讨,已逐渐具备独立的法律品格。共犯脱离理论,鼓励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停止实施危害行为,及时回到适法性状态,为行为人架设了一条“后退的黄金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现实状况是我国对共犯脱离制度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司法实务工作者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开篇先介绍了共犯脱离的法律品格和共犯中止的差别,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司法实务中,从业人员对共犯脱离的兴趣不大,笔者以“共犯脱离”为关键字,利用搜索引擎在裁判大数据中仅仅检索到了三十份裁判文书,“共犯脱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接着介绍了当前刑法理论领域研究共犯脱离的几种代表性学说,无论是共犯关系阙如说、障碍未遂准用说、因果关系切断说还是共犯关系消解说,这些学说在论述共犯脱离的根据时,各...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述:共犯脱离的缘起与比较
(一)初衷:弥补共犯中止理论之不足
(二)比较: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
1.存在的阶段不同
2.可退离人数不同
3.是否具备“自动性”
4.犯罪结果是否发生
(三)困惑:共犯脱离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二、述评:共犯脱离的根据
(一)共犯脱离的学说评析
1.共同意思阙如说
2.障碍未遂准用说
3.因果关系切断说
4.共犯关系消解说
(二)脱离的根据之我见
三、厘定: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
(一)时空要件
(二)主观要件
1.行为人需向其他共犯表达脱离的意愿
2.行为人脱离的意愿被其他共犯所知悉
3.脱离是否以“任意性”为前提
(三)客观要件
1.行为人需实施一定的停止行为
2.脱离行为是否具备“彻底性”
3.脱离是否需要付出“真挚的努力”
四、具化:具体共犯脱离的认定
(一)共同正犯的脱离
1.犯罪着手之前的脱离
2.犯罪着手之后、既遂以前的脱离
3.犯罪既遂之后的脱离
(二)教唆犯的脱离
1.被教唆者产生犯意,着手准备犯罪之前
2.被教唆者接受教唆,着手准备犯罪之后
(三)帮助犯的脱离
1.提供物理性帮助的脱离
2.提供心理帮助的脱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59447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述:共犯脱离的缘起与比较
(一)初衷:弥补共犯中止理论之不足
(二)比较: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
1.存在的阶段不同
2.可退离人数不同
3.是否具备“自动性”
4.犯罪结果是否发生
(三)困惑:共犯脱离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二、述评:共犯脱离的根据
(一)共犯脱离的学说评析
1.共同意思阙如说
2.障碍未遂准用说
3.因果关系切断说
4.共犯关系消解说
(二)脱离的根据之我见
三、厘定: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
(一)时空要件
(二)主观要件
1.行为人需向其他共犯表达脱离的意愿
2.行为人脱离的意愿被其他共犯所知悉
3.脱离是否以“任意性”为前提
(三)客观要件
1.行为人需实施一定的停止行为
2.脱离行为是否具备“彻底性”
3.脱离是否需要付出“真挚的努力”
四、具化:具体共犯脱离的认定
(一)共同正犯的脱离
1.犯罪着手之前的脱离
2.犯罪着手之后、既遂以前的脱离
3.犯罪既遂之后的脱离
(二)教唆犯的脱离
1.被教唆者产生犯意,着手准备犯罪之前
2.被教唆者接受教唆,着手准备犯罪之后
(三)帮助犯的脱离
1.提供物理性帮助的脱离
2.提供心理帮助的脱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59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85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