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5 09:43
随着支付手段的不断发展,行为人以不法行为侵犯财产性利益的案件日益增多,其中通过偷换商家二维码获取钱财案件便是近年来实践中争议颇多的典型案例。对于偷换二维码取财案件之定性,理论和实务界存在盗窃罪说、诈骗罪说之分歧。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偷换二维码取财案件之定性争议,系统归纳与分析该案所存在的争议焦点,进而得出合理的定罪结论和定罪逻辑。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换码取财行为的定性问题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争议,即被害人的确定问题;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具体财产损失的确定问题;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属性的确定问题。针对前两个问题,本文通过学说对比分析认为,该案中的被害人是商家,行为人的行为所侵害的对象为商家对顾客的债权。而对于第三个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行为人的换码取财行为与顾客所产生的认识,否定行为人与处分人之间存在沟通过程,又依据沟通过程的欠缺否定行为人的换码取财行为与顾客的认识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终因为顾客产生的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认识不属于诈骗罪中的错误认识而否定诈骗罪的成立。同时,针对换码取财的行为能否构成盗窃罪的问题,本文认为基于内部逻辑结构的高度开放性和司法实践的普遍性,可将盗窃罪视为取得型财产犯罪的基本犯罪...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偷换二维码取财案件的定性争议
2.1 观点梳理
2.2 争议焦点
3 诈骗罪之否定:欠缺顾客之错误认识
3.1 积极沟通过程之否定
3.2 消极沟通过程之否定
3.3 小结
4 盗窃罪之肯定:违背商家意志实现其对顾客之债权
4.1 盗窃仅限于转移占有的理论根据及其检讨
4.2 对象为财产性利益时盗窃行为类型之扩充
4.3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60782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偷换二维码取财案件的定性争议
2.1 观点梳理
2.2 争议焦点
3 诈骗罪之否定:欠缺顾客之错误认识
3.1 积极沟通过程之否定
3.2 消极沟通过程之否定
3.3 小结
4 盗窃罪之肯定:违背商家意志实现其对顾客之债权
4.1 盗窃仅限于转移占有的理论根据及其检讨
4.2 对象为财产性利益时盗窃行为类型之扩充
4.3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60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86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