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提供信息与被害人自我答责——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网络提供信息与被害人自我答责——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被害人自我答责 信息对称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公民向外界提供信息变得不可避免。个人信息与隐私不同,具有相对的公开性,尤其是公民自愿在网络上公开的信息。为应对越来越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刑法作出了相应的犯罪圈的扩张,《刑法修正案(九)》将利用公民公开信息的情况归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范畴。被害人自我答责的阻却事由成立要求信息对称,因此特殊行业的从业者将通过职务便利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用途的情形不能成立被害人自我答责。在公民自行公开个人信息、行为人加以利用的场合,信息提供者是否具有商主体身份,是决定能否成立自我答责的关键因素。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被害人自我答责 信息对称
【分类号】:D924.34
【正文快照】: 一、侵犯个人信息罪的立法背景与问题引出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也就是说,我国居民上网人数已经过半。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总数为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现代法学;2013年04期
2 冯军;;刑法中的自我答责[J];中国法学;2006年03期
3 张智辉;论刑法理性[J];中国法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斌韬;;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12期
2 刘晓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业标准主导模式[J];财经法学;2017年02期
3 严澜涛;;Cookie跟踪技术的隐私侵权问题[J];法制与经济;2017年02期
4 洪延青;;在发展与安全的平衡中构建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框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7年02期
5 李洪帅;;大数据时代用户利益的法律保护[J];法制博览;2017年04期
6 田野;刘霞;;论基因不知情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7 陈文昊;纪康;;诱使儿童吸毒行为的界定——兼论刑法中的“其他手段”[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8 陈文昊;;拘禁中致人死亡的实证与教义[J];党政干部学刊;2017年01期
9 张建文;;被遗忘权的场域思考及与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的关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10 项定宜;;个人信息的类型化分析及区分保护[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爱民;论个人资料[J];法学;2003年08期
2 张新宝;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梅;陈雷声;;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及认定[J];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01期
2 周海洋;;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理解与适用[J];中国审判;2010年01期
3 梁小龙;;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4 牛生光;;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0年10期
5 韩伊婷;高阳;;浅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中个人信息的界定[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6 张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规制[J];科学之友;2010年20期
7 黄硕;崔光同;;“泄露”与惩罚——北京市首例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庭审记[J];中国审判;2010年07期
8 胡江宁;;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将被依法治罪[J];光彩;2011年04期
9 牛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才智;2011年10期
10 庄晓晶;林洁;白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区域性实证分析[J];人民检察;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行星;李希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研究[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2 方玉;张燕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研究——兼论《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之法律适用[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凌鸿;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 建真;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成“空设”?[N];法制日报;2010年
3 严剑漪 黄丹;特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一审宣判[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任虎鹏;我省破获首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N];陕西日报;2011年
5 记者 翟兰云;北京最大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宣判[N];检察日报;2011年
6 记者 何靖;北京最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宣判[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柳经纬;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2011年
8 张天乐;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势在必行[N];西部法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白龙 张文;公民个人信息岂容买卖[N];人民日报;2011年
10 ;现场直击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集中行动[N];人民公安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伟;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璐;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春丹;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黄威赞;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峰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波;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甘玉;我国妨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郝自然;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亚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李建伟;浅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3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60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