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之求因——以相对剥夺论与紧张理论的糅合为视点
本文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之求因——以相对剥夺论与紧张理论的糅合为视点
【摘要】:受贿犯罪是在原因与条件共同作用的情形下发生的,犯罪原因的研究能够为犯罪预防做出提示。然而犯罪原因理论在适用犯罪类型与犯罪生涯方面具有局限性,相对剥夺理论与紧张理论并不能毫无违和感地独立地解释受贿犯罪原因,基于对受贿犯罪贪利性的考量,唯有将二者糅合起来方能获致准确解释。公务员只有在接受最大可能获取财富的文化目标的前提下才可能经过与参照体的比较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在二者的作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财富,寻求相对剥夺感的满足。但由于公务人员获取财富的制度性手段受到国家、政党规范严格限制加上受个体素质的影响而进一步被压缩,正是在文化目标与制度性手段断裂的客观环境下,在相对剥夺感驱动下受贿犯罪才得以发生。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受贿犯罪 原因 相对剥夺论 紧张理论
【分类号】:D924.392
【正文快照】: 当下,我国反腐败斗争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期,大量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事实被曝晒到公众面前,拍手称快、震惊慨叹之余,人们总不禁提出一个老生常谈却众说纷纭的问题——受贿犯罪原因何在?如何预防?提出这样的问题,首先意味着我们就“事出有因”达成了共识;其次意味着受贿犯罪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玉娟,张雅光;受贿犯罪特征简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莫燕珍;梁妙玲;;“精英”人士受贿犯罪三维透视报告[J];政府法制;2009年14期
3 张长凯;;受贿犯罪的特点、心理动因及预防对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7期
4 朱华;;受贿犯罪中的权力表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4期
5 杜金拽;;当前贪污、受贿犯罪的成因、特点、规律及其对策[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6 王明;;打击受贿犯罪之我见[J];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01期
7 尹树武;当前受贿犯罪的特点与表现形式[J];山东法学;1992年03期
8 郭坪新;刘孟芬;;受贿犯罪的心理特征及其形成规律[J];政法学刊;1993年04期
9 张健;隶属关系中的受贿犯罪[J];政治与法律;1995年06期
10 黄士球;陷入泥潭的“一念之差”——受贿犯罪警世录[J];党风与廉政;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祖洋;;涉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新桥 本报见习记者 刘志月;查办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三难待解[N];法制日报;2012年
2 任文松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防治受贿犯罪根本在打造“制度铁笼”[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3 刘敬新;别让“借用”掩盖了受贿犯罪[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4 徐剑;斡旋受贿犯罪中关于不同单位工作联系的理解[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卢吉海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医疗行业受贿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广西法治日报;2014年
6 向泽选;受贿犯罪研究的创新之作[N];法制日报;2003年
7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铁晓迪邋汤维骏;新类型受贿犯罪的预防对策[N];检察日报;2007年
8 张田辉;如何有效遏制受贿犯罪[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通讯员 试剑;陈荣根涉嫌受贿犯罪被依法执行逮捕[N];嘉兴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王新友;高检院要求同步查处行受贿犯罪[N];检察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新型受贿犯罪预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来静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受贿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3 刘婉予;中美受贿犯罪立法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王昊;共同受贿的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5 冯维达;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争议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关真真;斡旋受贿疑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熊森;张永斌受贿案之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8 彭帝淦;商业受贿犯罪司法疑难问题的认定[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陈霄;借贷型受贿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谢颖翔;我国新型受贿罪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04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60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