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法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12 12:37

  本文关键词:法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法哲学 中国死刑 制度 改革构想


【摘要】:死刑是国家以司法保障为前提下剥夺犯罪人生命的终极刑罚,自人类获得生命意识起就具有了以生命作为冲突报复的牺牲品的灵感。死刑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关于死刑的存废之争从1764年贝卡利亚首次提出质疑至今一直被各国学者争相讨论,并随着人权意识的苏醒和保障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限制至废除死刑的法律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普遍认同和推广,直至今日,世界上已有近四分之三的国家废除死刑。而剩下的四分之一的国家也相继走在废止死刑的道路上,与此相比,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最多人口却仍旧在立法上保留最多死刑罪名、司法上死刑适用率最高的国家就尤为醒目。法哲学是研究法的世界观的学说,考察德与刑、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其中心范畴,必然要以法的价值皈依为基点、以法的原则为准则研究法的构建之合理性。死刑是现代法制研究的敏感点,其以生命作为刑罚的代价的法的形式凸显了道德伦理与刑法、人权与公权之间的价值选择冲突。从法哲学的研究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法制构建是否完善;从死刑设置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如何。因此以法哲学的视角考察死刑的合理性和死刑制度改革,无论在法的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法的实践研究层面都具有切实意义。法哲学视野下从法的起源、法的价值、法的刑罚思想以及犯罪根源论,以及马克思对死刑的看法和观点,都足以说明死刑应当被废止。应然的死刑制度改革必须以实然的具体政策改革为基础,以刑罚的功利、公正和人道原则针对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无疑乃当下之急。我国死刑民意是影响死刑废止的重要因素,而司法刑罚要求人道性,因而要立足“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死刑民意正确引导;基于我国今年来冤假错案不断发生的实况,和刑罚的公正性原则角度要求在司法诉讼程序上进行严格预防冤假错案的机制建设;死缓是最适宜我国现实国情和最具独特性的阶段性改革政策,从功利原则考虑扩大死乃改革我国死刑制度的必中之意。本文以法哲学的视野下以死刑的理论价值皈依为基点,论证死刑的废止之必然趋势,旨在将死刑置于公正、功利和人道的天平上,揭示我国死刑制度问题并在法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的合理构想,借此以推动我国死刑迈向废止的进程。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研究综述及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二章、三章和四章即主干部分,第二章介绍我国死刑制度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分别从透过数据图表和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分析我国立法及司法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以马克思的人学、死刑渊源、刑罚哲学、犯罪根源论和人道主义方面分别对死刑的正当性和适宜性做分析和批判;第四章刑罚的人道、公正和功利原则出发为与改革当下死刑制度最直接途径来阐述对策,分别为死刑民意改革、冤假错案预防机制和死缓制度回归。第三部分为结论。
【关键词】:法哲学 中国死刑 制度 改革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二)研究综述12-14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4-15
  • 一、法哲学概述15-17
  • (一)法哲学概念及研究对象15
  • (二)关于刑罚正当性的法哲学概述15-17
  • (三)法哲学的原则17
  • 二、中国死刑的立法及司法现状17-27
  • (一)死刑立法偏倚重刑思想18-23
  • (二)死刑司法程序有失公正23-27
  • 三、死刑正当性的法哲学批判27-39
  • (一)立足于马克思之死刑看法——死刑否定了人是人27-30
  • (二)立足于防范于未然之罪——死刑有失效益性30-33
  • (三)立足于保障人权之视角——死刑有失人道性33-35
  • (四)立足于报应已然之罪——死刑有失刑罚公正性35-39
  • 四、法哲学刑罚原则视野下限制中国死刑制度之改革构想39-53
  • (一)立足现实国情,,确立死刑改革新思路39-41
  • (二)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正确引导死刑民意改革41-43
  • (三)立足功利主义原则将死缓制度升级为死刑必经程序43-45
  • (四)坚持公正原则建构预防冤假错案的长效机制45-53
  • 结语53-54
  • 本文涉及图表54
  • 注释54-56
  • 参考文献56-59
  • 后记59-60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国;我国死刑制度批判[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沈凌;浅议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陈琦;死刑制度考察——兼评中国死刑制度现状与发展趋势[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胡先文;我国死刑制度与国际接轨问题研究[J];理论界;2005年08期

5 叶娟丽;;关于死刑制度的独白——评《理想与现实——中国死刑制度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莉;;我国死刑制度现状及思考[J];世纪桥;2006年09期

7 晁玉凤;;我国死刑制度的必要保留和改善[J];中国市场;2006年40期

8 闫厚军;;关于我国废除死刑制度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11期

9 林丽;;我国死刑制度的限制与废除[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10 刘宁;;论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然;;_灷硇运伎妓佬讨贫鹊拇鎊釻O楲[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苗延波;;20世纪世界各国死刑废除运动的回顾及评述[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3 周道鸾;;董必武少用、慎用死刑的思想与中国死刑制度的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4 雷宇;;董必武思想与中国死刑制度的发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邓万飞;;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的思考[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芳;;浅议死刑在目前阶段是否应该废除[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7 林泉清;;限制死刑——中国的现实选择[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8 于军锋;;对我国死刑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9 倪怀敏;;论我国的死刑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李云龙;;研究死刑、为死刑犯辩护——谈教授型律师要做好专业定位[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旭编译;美国的死刑制度面临抉择[N];人民日报;2003年

2 南方日报评论员;慎用死刑才是对司法魄力的挑战[N];南方日报;2011年

3 北京市高级法院 吴斌;严格限制死刑符合国际潮流[N];北京日报;2014年

4 良志;台湾社会各界反对废除死刑[N];法制日报;2001年

5 ;关于我国非暴力犯罪逐步废止死刑问题的探讨[N];法制日报;2003年

6 刘武俊;为死刑注入人道的基因[N];检察日报;2001年

7 周折;检讨法治,从死刑开始[N];检察日报;2003年

8 郭国松 媒体从业人员;废除死刑的梦想与现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死刑制度的基本理念:必要性 非常性 慎重性[N];检察日报;2006年

10 江铮;死刑制度在我国存在的社会合理性[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野;中国的死刑制度及其改革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南洋;论我国死刑制度的当代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艳;从死刑的历史演变看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晖;美国死刑之文化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璐;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唐彩霞;当代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伦理审视[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尹英;论我国死刑制度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3年

8 李姿;论我国的死刑制度及其未来走向[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9 李森;论废除死刑的应然与实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10 谢宁;论受贿罪的死刑废除[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1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661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8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