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13 18:4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保安处分 人身危险性 主观恶性 制度难点


【摘要】:保安处分作为一种积极的个别预防措施,在犯罪预防领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受到大陆法系国家的普遍青睐,在上百年的实践中,很多欧洲国家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保安处分体系。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没有保安处分制度,却也存在着保安措施,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犯罪预防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相关保安措施分布过于分散,且大部分属于行政性保安措施,在执法中缺少统一的标准,使得我国保安措施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犯罪预防的效果。趁着这次劳动教养被废除的契机,我国应建立起保安处分制度,即以突出报应功能的刑罚和突出预防功能的保安处分的二元体系共同应对犯罪问题。保安处分制度建立需要解决两个难点,一是技术难点,即对人身危险性现实表征的认定。人身危险性不同于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是行为人犯未然之罪可能性,是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能性的统一。通过人格测定的适当引入,对于保安处分制裁对象的人身危险性分别判定,解决好罪刑法定原则的限制性与保安处分适用灵活性之间的矛盾。二是制度难点,即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难点,笔者认为,在实体内容上应将保安处分体系写入《刑法》,保安处分适用程序应当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解决好以上两个难题为我国建立保安处分制度做好了准备工作。通过将之前的收容教育场所、劳动教养场所、收容教养场所和强制医疗场所进行改进,以配合保安监置、强制医疗、强制禁戒、少年保护制度的实施,再加上禁止执业和财物没收两个保安处分措施共同构建起我国的保安处分制度。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保安处分制度进行介绍:时代的要求和理论上的争论促使保安处分制度的生成。在上百年的实践中,保安处分制度为防卫社会、预防犯罪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我国并没有保安处分制度,甚至连社会防卫基本理论也没有在国内形成通说。现有的行政性和刑事性类保安措施在效果上和保安处分制度有相似之处,但其实质不同。面对当今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我国有必要建立起保安处分制度。第三章着力解决人身危险性认定问题:长期以来,人身危险性概念和主观恶性概念之间始终存在混同,但其实两者的概念完全不一样。人身危险性是行为人犯罪的可能性,包括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能性。人身危险性是行为人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格缺陷,这种人格缺陷相对稳定。但是在客观环境、生理问题等成为诱发因素时,行为人会产生犯意,在实施犯罪时进而形成主观恶性。既然人身危险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因此对于人身危险性可以进行衡量和评估。评估时要从人身危险性共同因素进行衡量,再针对不用行为人的特征进行分类评估。第四章主要解决的是保安处分制度构建中存在的制度性难题:一方面社会观念对于保安处分适用中是否存在司法擅断仍然有疑问。人们的普遍担心在于保安处分会使本就强势的司法权力更加强势,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权保障更加弱势,但是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社会防卫本身就是正义和功利的统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要求法治国与文化国的统一。另一方面,保安处分制度没有必要单列一部法律,而应写入刑事法律中。第五章从宏观构想和具体制度设置两个方面对保安处分制度进行解析,构建我国保安处分制度。
【关键词】:保安处分 人身危险性 主观恶性 制度难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5
  • 一、问题的提出9-10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10-11
  • 三、文献综述11-12
  • 四、主要研究方法12-13
  • 五、论文结构13-14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4-15
  • 第一章 保安处分制度概述15-23
  • 第一节 保安处分制度缘起与适用15-18
  • 一、保安处分的缘起与发展15-17
  • 二、保安处分制度的适用条件17-18
  • 第二节 保安处分制度的理论基础18-23
  • 一、实证主义学派的理论支撑18-21
  • 二、社会防卫学派理论供给21-23
  • 第二章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23-30
  • 第一节 我国保安措施种类和性质认定23-26
  • 一、我国保安措施特色梳理23-25
  • 二、我国保安措施问题解析25-26
  • 第二节 保安处分制度构建必要性26-30
  • 一、社会防卫的应然路径26-28
  • 二、聚合犯罪预防力量的载体28-30
  • 第三章 保安处分制度构建技术难点解析30-51
  • 第一节 人身危险性概念界定30-36
  • 一、再犯可能性与初犯可能性的统一30-33
  • 二、初犯可能性界定33-36
  • 第二节 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之辨析36-41
  • 一、主观恶性的基本属性36-37
  • 二、人身危险性的基本属性37-40
  • 三、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的关系40-41
  • 第三节 人身危险性的客观认定41-51
  • 一、人身危险性的可确定性42-44
  • 二、人身危险性的现实表征44-51
  • 第四章 保安处分构建的制度难点及其解决51-60
  • 第一节 社会观念的阻力及其应对51-55
  • 一、正义与功利的统一51-53
  • 二、法治国与文化国的统一53-55
  • 第二节 制度设计的困境及解决55-60
  • 一、实体法中的困境及解决55-57
  • 二、程序设计的困境及解决57-60
  • 第五章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构建的基本设想60-71
  • 第一节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构建的宏观构想60-63
  • 一、立法模式的选择60-61
  • 二、保安处分的原则61-63
  • 第二节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构建的具体设想63-71
  • 一、保安处分措施的构建63-67
  • 二、保安处分场所的设置67-71
  • 结语71-72
  • 参考文献72-7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6-77
  • 谢辞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康;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的根据[J];河北法学;2004年05期

2 王振生;;保安处分在我国的法律命运[J];河北法学;2007年08期

3 李冠煜;试论中国的非刑罚化改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翟中东;保安处分适用的瓶颈及其解决[J];法学论坛;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668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668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