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交通肇事罪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过失犯罪,极具社会危害性。本文以哩论与实务相结合,以对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探讨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并结合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理解与认定、交通肇事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自首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力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较为合理、完善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笔者首先阐明了交通肇事罪的概念,然后分别对交通肇事罪的四个构成要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犯罪主体方面,认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重点论述了非交通运输人员特别是驾驶非机动车辆人员及行人能否成为本罪主体的观点及理由;在犯罪客观方面,重点论述了违反交通运输法规与发生重大事故及两者之间的刑法上因果关系和时空条件的限制;在犯罪客体方面,论述了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路、水上或城市交通运输安全,而不包括航运、铁路运输安全;犯罪主观方面,认为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着重阐述了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与分析,特别是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及构成要件、对象范围、罪过形式及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界限,从立法角度、刑法理论方面、实践角度,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仅限于原交通事故中的被害人,其罪过形式只限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因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界限限于只有当行为人逃逸不予救护的不作为在构成要件上相当于作为的杀人行为时,才可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第三部分,对交通肇事罪中是否存在共同犯罪问题,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共同犯罪理论方面进行论证分析,认为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 第四部分论述了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问题。从刑法理论及实例分析等方面论证了交通肇事罪中存在自首,并可以存在于本罪的任何阶段。
【关键词】:交通肇事 司法解释 共同犯罪 逃逸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8
- 一、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8-23
- (一)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8-14
- (二) 交通肇事罪的客体14-15
- (三)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15-20
- (四)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20-23
-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分析23-37
- (一)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分析23-27
-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分析27-37
- 三、交通肇事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37-42
- (一) 关于共同犯罪的有关理论37-38
- (二) 关于《解释》第五条第二款之规定38-40
- (三) 笔者的观点40-42
- 四、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问题42-46
- (一) 交通肇事罪中是否存在自首42-43
- (二) 笔者的观点43-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2
- 致谢52-5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芮;;交通肇事罪共犯否定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崔立红;;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3 ;交通肇事罪界定有标准[J];农家致富;2011年12期
4 孟庆华;;李启铭醉驾案的交通肇事罪定性质疑[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信海光;;“醉驾入刑”司法解释何时出台?[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6期
6 李炼炼;;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7 陈玮;;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及疑难问题解析[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强令司机违章驾驶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吗?[J];学问;2002年05期
9 胡琴;;醉酒驾驶的刑事处理及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10 张勇;;规范性司法解释在法律体系实施中的责任和使命[J];法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试论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肇事罪[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2 卢勇;;对交通肇事罪的赔偿能力要件质疑[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丁伟;;论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张崇高;;关于学习贯彻“两高”司法解释(二) 应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的思考[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友苏;;从某个司法解释所联想到司法权的不当扩张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立法”现象刍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汤恩婧;;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条件分析[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8 毛建中;;青少年性犯罪的刑罚谦抑化论争之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王向和;;规范 完善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关举证期限的解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军;;析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有必要在我国增设危险驾驶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安徽省合肥市警官职业学院 潘家永;骑自行车撞死人也构成交通肇事罪[N];检察日报;2009年
3 冯江菊;交通肇事罪之“逃逸”的争议与辨析[N];法制日报;2009年
4 湘潭大学法学院 刘康磊;对交通肇事罪的具体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王俊杰;快车道拦车出事故涉嫌交通肇事罪[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6 龚律师;指使肇事司机逃逸成共犯吗[N];法治快报;2006年
7 灼 剑;本案应定交通肇事罪[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周斌;直接修改交通肇事罪或比醉驾入罪强[N];法制日报;2011年
9 吉文会;骑车人也可能犯交通肇事罪[N];中国交通报;2000年
10 陈学忠;王某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N];甘肃法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郭晶;刑事领域中行政犯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张晋元;法流失论[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利荣;论量刑的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严景阳;司法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丁天球;比较法视野中的刑法不溯及原则的宪政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伟;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成;探析交通肇事罪中疑难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阮能文;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严珍;交通肇事罪的立法完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刘鑫荣;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铁锤;醉酒驾车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毅;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杨蕾;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亚伟;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张辰;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1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71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