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刑罚、犯罪与犯罪论体系
本文关键词:变迁中的刑罚、犯罪与犯罪论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犯罪概念 报应刑论 积极的一般预防 规范效力
【摘要】:一个科学的犯罪论,应当与刑罚论协调一致。以法益损害、不法和责任为基本内容的传统犯罪概念,是建立在报应刑论和责任抵偿学说基础之上的。但是,在刑罚论领域,由于报应刑论与责任抵偿学说存在根本性的缺陷,故它们事实上已经归于消亡。正确的刑罚论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对遭到犯罪行为违反之规范的效力和牢不可破性加以确证。与此相对应,在犯罪论领域中,也应实现从传统的物质性犯罪概念向新型的精神性(交流性)犯罪概念的转变。犯罪概念的中心不应再置于法益损害,而应放在举动规范的违反之上。尽管在犯罪要素和量刑层面上,精神性犯罪概念与物质性犯罪概念有许多一致之处,但由于在责任能力之功能界定、犯罪中止之体系定位等问题上,前者有着后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故实现犯罪概念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德国弗赖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概念 报应刑论 积极的一般预防 规范效力
【分类号】:D914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荣春;论刑罚本质、功能及其相互关系[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余磊;;论刑罚的机能[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黄立;;刑罚的伦理价值[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刘骁军;刑罚节俭内涵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5 陈兴良;我所认识的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代序[J];中国律师;2000年11期
6 杨鸿雁;;中国古代刑罚中的耻辱刑刍议[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王利荣;刑罚、行刑法新解[J];现代法学;2001年04期
8 马建文,杜宇;刑罚正当根据论[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许发民;论社会文化对刑罚的影响[J];中国法学;2002年01期
10 周玉华;刑罚的价值取向及适用[J];山东审判;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宋艳锴;张勇;;威慑理论:刑罚的经济学分析综述[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杨鸿雁;;对耻辱刑的理论构建[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文新宇;;试论刑罚与犯罪的关系——兼谈死刑的废存问题[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志强;;刑罚威慑的预防犯罪效应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唐亚南;人权防卫论:对传统刑罚理论的丰富和超越[N];人民法院报;2012年
2 记者 郑赫南;我国刑罚理论研究亟待加强[N];检察日报;2013年
3 梓墨;防卫人权是国家适用刑罚的唯一目的[N];检察日报;2010年
4 梓墨;探讨犯罪与刑罚理论的新发展[N];法制日报;2010年
5 王作富 柳忠卫;刑罚的价值与追求[N];法制日报;2004年
6 倪寿明;人权防卫论的诞生[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吴宏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存在的问题及修正[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艳玲;量刑方法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利荣;论量刑的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自鲲;刑罚人道化的根据[D];湘潭大学;2008年
2 崔蕾;刑罚效力的犯罪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汪治怀;论刑罚的预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俊峰;刑罚正当性学说评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雅南;关于刑罚本质的再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6 田春;刑罚的一般预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李军;论刑罚的心理效应[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邢时俊;论人格研究对实现刑罚效益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9 范伟杰;康德刑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孔凡丽;我国构建刑罚易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2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74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