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求其生而不得:死刑适用标准的反向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02 23:23

  本文关键词:求其生而不得:死刑适用标准的反向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死刑适用标准 何为当死 反向解读 求其生


【摘要】:综观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死刑适用标准的解读,所秉持的几乎都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视角,主要关注"何为当死",而未能察觉该种解读视角所潜在的事实裁量平面性、内在评价混杂性、不存在积极要素和消极要素的二元对立性、从宽要素的封闭性和裁判文书缺乏说理性等弊端。解读视角存在着固有的缺陷,进而实质挤压了以死刑适用标准限缩死刑适用的空间。为祛除上述流弊,应当破除对正向性解读视角的路径依赖,着力援引一种核心在于"如何求其生"的反向的、消极性的解读视角,构建死刑适用标准判断的复式结构,并以其内隐的社会、司法、政治和文化路径实现"求其生"的目标。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死刑适用标准 何为当死 反向解读 求其生
【基金】:重庆市教委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行刑反制量刑:死刑控制的第三条路径》(CYS14102)
【分类号】:D924.1
【正文快照】: 一、何为当死:死刑适用标准的现行解读根据刑法第48条的规定,“罪行极其严重”是死刑适用的总标准、死刑裁判的一般条件[1],对刑法分则死刑罪种的设置和司法实践中死刑的适用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作用[2],统领着死刑适用的整个裁判实践。但现阶段,由于“罪行极其严重”的内涵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显兵;;论缓刑适用标准的改革与完善——以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近三年司法统计数据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孙万怀;耿国美;;限制减刑的性质、适用标准及其最终解决[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4期

3 岳宗毅;;死刑适用标准的统一与关键环节[J];人民检察;2008年04期

4 王占启;;论中国死刑适用标准及立法修正[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廖劲敏;;我国死刑适用标准透视——基于《刑法》第四十八条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1期

6 赵秉志;黄晓亮;;论死刑适用标准的统一化问题——以限制死刑适用为立场[J];政治与法律;2008年11期

7 范登峰;对我国死刑适用标准的反思和重构[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刘传稿;周国营;;死刑适用标准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许策;;浅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抢劫罪的死刑适用标准[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娜;;死刑适用标准研究[J];沧桑;2010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珍珍;死缓适用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李艳杰;我国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适用标准之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3 李娟娟;死缓适用标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王利芳;我国死刑适用标准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耿国美;限制减刑的原理、性质及适用标准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范登峰;论死刑的适用标准[D];湘潭大学;2003年

7 桂世勋;受贿罪死刑适用标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1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781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