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贪贿犯罪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7-09-12 07:15

  本文关键词:论贪贿犯罪的预防


  更多相关文章: 贪贿犯罪 预防 公权力 权力制约 知情权


【摘要】:贪贿犯罪的本质是以权谋私,可分为占用、交易和渎职等类型。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贪贿犯罪如果未受到刑事制裁,那么其实施成本几乎为零,但却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损害市场竞争机制及资源合理配置等严重后果。究其原因客观方面表现为政治权力制约机制的缺失、经济体制转型的负面影响、封建文化的腐蚀及法制建设的不健全等,主观方面表现为个体畸形需求、价值观错位及性格缺陷等因素。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为遏制贪贿犯罪都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北欧国家、美国、英国、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廉政机制颇具特色且收效显著,其共同的特点表现为从根本上注重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调权力的透明运行和信息公开制度、监察专员和媒体大众监督制度,设置专门的反贪机构并制定专门的反贪法律以保障制度的实施等。相较而言目前我国打击贪贿犯罪的工作存在注重事后惩治、忽视事前预防的现象,为此应建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法律等多方面进行社会控制的综合预防机制,以权力制约为主线、以制度为保障、以法律为支撑,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贪贿犯罪的蔓延。
【关键词】:贪贿犯罪 预防 公权力 权力制约 知情权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5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文献综述10-13
  • 三、本文的结构13-15
  • 第一章 贪贿犯罪预防的理论基础15-25
  • 第一节 贪贿犯罪的界定15-19
  • 一、贪贿犯罪的概念15-17
  • 二、贪贿犯罪的分类17-19
  • 第二节 贪贿犯罪预防的经济学之维19-24
  • 一、贪贿犯罪的社会成本20-22
  • 二、贪贿犯罪的实施成本22-24
  • 本章小结24-25
  • 第二章 贪贿犯罪的发生模式与成因探微25-39
  • 第一节 贪贿犯罪发生模式的构建25-27
  • 一、贪贿犯罪发生的必要条件25-26
  • 二、贪贿犯罪发生的抑制条件26-27
  • 第二节 贪贿犯罪成因的学说27-30
  • 一、体制转型理论27-28
  • 二、市场经济理论28
  • 三、寻租理论28-29
  • 四、民俗理论29-30
  • 五、人性自私理论30
  • 第三节 贪贿犯罪成因的分析30-38
  • 一、客观方面的因素31-36
  • 二、主观方面的因素36-38
  •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贪贿犯罪预防的域内外考察39-48
  •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经验39-42
  • 一、强调道德教化39-40
  • 二、主张重刑惩贪40-41
  • 三、注意权力制约41-42
  •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验42-47
  • 一、北欧国家43-44
  • 二、美国44-45
  • 三、英国45-46
  • 四、新加坡46
  • 五、香港46-47
  •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我国贪贿犯罪预防的路径探析48-63
  • 第一节 贪贿犯罪预防措施的考察48-51
  • 一、我国预防措施的现状48-50
  •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50-51
  • 第二节 贪贿犯罪的社会控制51-57
  • 一、政治防线53-56
  • 二、经济防线56-57
  • 三、思想防线57
  • 第三节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57-62
  • 一、刑事法网的严密:入罪的犯罪化趋势58-60
  • 二、刑事处罚的完善:量刑的轻刑化趋势60-62
  • 本章小结62-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秉志;;论我国反腐败刑事法治的完善[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2 姜涛;;刑事政策视域下我国腐败犯罪立法的重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高铭暄;陈璐;;当代我国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4 夏玉珍;高华骏;;转型期我国政治权力腐败的发生机制和风险控制模式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6期

5 单勇;虞彪;;文化冲突视域下的中国腐败犯罪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6期

6 兰志勇;;美国惩治职务犯罪的机制与经验[J];人民检察;2008年10期

7 高铭暄;张杰;;论国际反腐败犯罪的趋势及中国的回应——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J];政治与法律;2007年05期

8 徐爱国;;评析波斯纳的《刑法经济学理论》[J];政法论坛;2007年05期

9 李锡海;;权力文化与腐败犯罪[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王亚军;郭岚;;贪污贿赂罪之原因与预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11期



本文编号:835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835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