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贪污罪的主体
本文关键词:论贪污罪的主体
更多相关文章: 贪污罪 从事公务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便利
【摘要】:贪污罪的主体是构成贪污罪的重要要件之一。而在司法实践中,贪污罪主体的认定是一大难点,主要是因为行为人的身份和职务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复杂的关系影响对国家工作人员本质特征的理解,即从事公务。而“从事公共事务”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将“从事公务”定义为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第二个特点是认为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第三个特点是依法履行职务。这三大特点是笼统概括的,并不能完全的说明“从事公务”应有的含义,为了尽可能的理解其含义,笔者认为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加明确清晰,易于适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究这个概念。首先,从其从事公务活动的职能性来认识。其次,要对公务的内容分析。然而笔者认为,在贪污罪中,“从事公务”的含义和范围应当缩小,应当结合“利用职务便利”中的“从事公务”来理解。因为贪污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对贪污罪主体的理解应该与利用职务便利联系起来分析。笔者结合我国贪污罪以及国外对类似贪污罪的规定,并根据我国刑法第93条和382条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情形,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对贪污罪主体的认定应当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的原则,不任意扩大其主体认定的范围,且要结合行为人的身份与职务行为来认定。
【关键词】:贪污罪 从事公务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便利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8
- 一 选题背景8
- 二 选题意义8
- 第二节 研究综述8-9
- 第三节 研究方法9-10
- 第一章 贪污罪概述10-16
- 第一节 贪污罪的立法沿革10-12
- 第二节 贪污罪的法律特征12-14
- 一 贪污罪客体特殊性12-13
- 二 贪污罪主体的法定性13
- 三 贪污罪客观方面类型化13
- 四 贪污罪主观方面的唯一性13-14
- 第三节 中外贪污罪规定的比较研究14-16
- 第二章 贪污罪主体本质特征探究16-23
- 第一节 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16-18
- 第二节 “从事公务”应有之义18-20
- 第三节 贪污罪中“从事公务”应有之义20-23
- 第三章 贪污罪主体的类型23-30
- 第一节 国家工作人员23-25
- 一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24
- 二 准国家工作人员认定24-25
- 第二节 受委托经营、管理人员25-28
- 第三节 中外贪污罪主体的比较研究28-30
- 第四章 贪污罪中共同犯罪问题30-39
- 第一节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侵占财物的定性30-34
- 第二节 具体案例中共同犯罪的认定34-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个人简历42-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宗根,林建;论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J];东疆学刊;2000年04期
2 王国锋;也论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张东生;“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及实际运用上的矛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5期
4 梅胜,蒙俊;对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涵义的理解[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闫海;国家工作人员之刑法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林杰坤;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认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02期
7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J];传媒;2003年03期
8 熊瑛;论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冯振东;;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界定[J];中国检察官;2006年12期
10 葛国志;;论“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与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长柱;王春艳;庞玮;;国家工作人员商业贿赂犯罪现状与防范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李良广;;公职犯罪主体研究——以《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为视角[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3 李伟迪;刘正凡;;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故意的推定[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王占洲;;针对刑法第388条的几点修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杜雄柏;;论“入世”后的职务犯罪防治[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马贤昌;吴良勇;;我县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杜雄柏;;试说渎职犯罪之“间接性危害”[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8 韩武卫;;试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人民日报;2006年
2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人民日报;2008年
3 潘燕;河南共查处356名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人民日报;2010年
5 公安部副部长 孟宏伟;严格证件审批 加强口岸查控 严防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潜逃出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6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人民日报;2013年
7 陈勇;“委派型”国家工作人员主体身份的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3年
8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 赵煜;何为“离职国家工作人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9 记者 朱殿勇;研究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等工作[N];河南日报;2013年
10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究[D];北京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振东;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周泽成;(?)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D];华侨大学;2011年
3 王楠;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
4 王昭;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李聪华;浅论非法收受不正当好处罪入刑的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6 陈紫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D];苏州大学;2015年
7 芦磊;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D];郑州大学;2015年
8 马玉萌;浅析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问题[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9 杨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李鑫;国家工作人员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1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84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