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窃取他人合法占有本人财物行为的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12:24

  本文关键词:窃取他人合法占有本人财物行为的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盗窃 本人所有 他人占有 非法占有目的


【摘要】:对于盗窃罪的研究屡见不鲜,但是对于盗窃财物归被窃取人所有此种情况的研究却是不多见的。按情况来划分的话,盗窃本人的财物在他人占有之下的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他人非法占有窃取人的财物,一种是他人合法占有窃取人的财物。对于前情形主要表现为财物所有人从财产犯罪人手中盗回自己所有的财物,这种行为是行使权利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而后一种行为却存在争议,引起学者和司法工作者的诸多讨论。首先,本文列举了司法实践中切实存在的三个案例,分别是陆惠忠非法处置被扣押的财产案,李含笑盗窃案和王锋盗窃案,并列举了实践中司法机关对这些案件的处理结果和笔者对类似案件的看法。其次,对此类案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盗窃罪的保护法益是什么,二是本人财物能否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三是此类盗窃罪的主观方面如何认定,四是此类盗窃案件盗窃数额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介绍日德英法等域外的刑法学说以及中国大陆的学说,可以得知盗窃罪的保护法益是财产的合法占有权,据此可知本人财物能够成为本人盗窃罪的对象,相应的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对于此类案件的主观方面,根据诸位学者的观点及司法机关在实践中的做法表明,不仅要求行为人具有盗窃的故意,即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还要求在在事后具有索赔的行为,这样才能认定为行为人成立盗窃罪。对于事后索赔行为虽然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应当将该行为与前面行为人的窃取行为看做一个整体,二者不可分割,事后索赔行为只是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的客观表现,不能单独评价,所以行为人只成立盗窃罪一罪。对于此类案件成立盗窃罪,盗窃数额就是赔偿数额。最后,笔者回归案例,对案例一一进行了评析。相信这类案件在以后还会不断出现,争议一直会持续下去。笔者的文章介绍了中外学说,对于这类案件给出了相对确定的结论。希望能对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案件起到些许作用。
【关键词】:盗窃 本人所有 他人占有 非法占有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1
  • 一、相关案例及引发的问题11-14
  • (一) 案例简述11-12
  • 1. 陆惠忠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案11
  • 2. 李含笑盗窃案11-12
  • 3. 王锋盗窃案12
  • (二) 司法机关处理意见12-13
  • 1. 陆惠忠非法处置扣押财产案12
  • 2. 李含笑盗窃案12-13
  • 3. 王锋盗窃案13
  • (三) 案件引发的争议问题13-14
  • 二、案件争议问题的法理分析14-23
  • (一) 盗窃罪的保护法益14-17
  • 1. 域外刑法理论学说14-15
  • 2. 我国刑法理论纷争15-16
  • 3. 修正说的具体论证16-17
  • (二) 本人财物能否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17-19
  • 1. 域外刑法理论观点17-18
  • 2. 我国理论界的分歧18
  • 3. 本人财物能够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18-19
  • (三) 此类案件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19-21
  • 1. 此类案件成立盗窃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19-21
  • 2. 非法占有目的与索赔行为21
  • (四) 此类盗窃罪中盗窃数额的认定21-23
  • 1. 实际价值说22
  • 2. 赔偿数额说22
  • 3. 销赃数额说22-23
  • 4. 应以赔偿数额为盗窃数额23
  • 三、案件处理意见评析23-26
  • (一) 陆惠忠非法处置扣押财产案23-24
  • (二) 李含笑盗窃案24-25
  • (三) 王锋盗窃案25-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9
  • 致谢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岚;;也论盗窃罪的客体——从秘密取回自己所有而为他人占有的财物说开去[J];黑河学刊;2014年08期

2 王充;;论盗窃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3 孟强;;物权法占有制度与侵占罪的认定[J];法学;2011年10期

4 王林;;盗窃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J];人民司法;2011年08期

5 于志刚;郭旭强;;财产罪法益中所有权说与占有说之对抗与选择[J];法学;2010年08期

6 郭旭强;鞠佳佳;;以非法手段取回他人占有下的本人财物行为定性问题的思索[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沈志民;;论刑法上的占有及其认定[J];当代法学;2010年03期

8 杨立州;姚兵;;论秘密取回他人占有之本人财物的行为定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黎宏;;论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J];人民检察;2008年23期

10 张明楷;;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法学家;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869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869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